不明不清 作品

185 互相挖坑


                 除了民間之外朝堂裡也是一片讚譽,有些官員甚至聯名上疏,引經據典、言辭鑿鑿,證明皇帝已經夠資格去泰山封禪了。如果皇帝去了,那大明將來必定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云云。

  “你們覺得朕有資格去泰山封禪嗎?”但洪濤對這些奏本始終沒表態,全部留中不發。只是在某一天蹴鞠隊訓練時拿給小太監們傳看,然後滿懷期待的等著答覆。

  “王承恩,凡是說真有資格去的,統統抽十柳條,一定要用力抽!凡是顧左右而言他的抽三鞭,反對者賜銅牌,擢奉御!”

  這個沒頭沒腦的問題有些出乎意料,時間太短,讓小太監們很難揣摩聖意,匆忙間有些選擇了跟著官員一起拍馬屁,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一部分比較滑頭,支支吾吾不肯明確表態,打算站在中間左右逢源。明確持反對態度的人數最少,他們認為官員們肯定沒安好心眼,從京城去泰山路途遙遠,皇帝不能輕易離開中樞。

  結果還是出乎意料,支持和不表態的全遭了罪,只有明確反對的升了官,一下子從七品聽事變成了六品奉御,真可謂世事難料。

  “現在朕告訴爾等為何受罰,慫恿朕去泰山封禪聽上去很誘人,誰不想比肩三皇五帝呢,實際上除了虛名之外什麼都得不到,還會由此被百姓記恨。

  這一招叫捧殺,有些官員在糧荒中吃了大虧,心懷不滿,但又拿朕毫無辦法,於是就想利用人性中的自滿、虛榮當武器,讓朕也吃個大虧。

  假如朕沒有忍住真的去了,光是儀仗排場,沒有幾十萬兩就拿不下來,再加上跟隨的禁軍,耗費極大。沿途百姓會被當地官府強迫額外服勞役,必定怨聲載道,最終的罵名全得落在朕的腦袋上。

  抽鞭子,是讓你們記住今日之事,以後不要被人輕易玩弄於股掌間。旁人犯錯還有改過的機會,你們是朕最後一層甲冑,不允許犯此類錯誤。”xbiqu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