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54 內憂外患2


                 如果能提前三年把情況彙報上來,自己也不至於因為削藩把手裡的籌碼全用光,更不會讓袁可立縮手縮腳窩在天津衛悄悄搞造船廠,而是應該全力支持他加快海船建造速度,抓緊訓練水手。

  可罵了也白罵,不光戴耀如此,大明朝廷裡的很多官員都是這個樣子。整天躺在老祖宗的功勞簿上做天朝上國的美夢不肯醒,就是不願意睜開眼睛看看世界的變化。

  更可怕的是他們除了爭權奪利之外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為了不被政敵抓到把柄,逐漸習慣於任何實事都不願幹,正所謂乾的越多錯越多。

  在這種政治環境下,誰想幹點實事誰就死得快,反倒是整天揹著手瞪著倆眼四處挑毛病的更容易上位。結果成了惡性循環,幹實事的人越來越少,務虛喊口號的越來越多。

  至於說國家、民族的安危,老百姓的福祉,在他們眼中僅僅是攻擊別人的武器,只要自己和家族獲利了,其它都可以捨棄。

  除了咒罵戴耀之外,洪濤還有深深的自責。穿越之前特意找了不少歷史書看,甚至還背過古代詩詞,結果依舊是百密難免一疏,把歐洲殖民者入侵東南亞、東亞那段給忽略了。

  現在自己只能知道大致的脈絡,卻無法精確到具體時間,嚴重影響了全盤計劃的實施和調整。

  不過亡羊而補牢未為晚矣,用李贄替換戴耀,除了發展當地手工業、農業之外,也能讓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更靈敏,為改變對外政策做鋪墊。如果放任戴耀這樣的糊塗官員坐在兩廣總督的位置上,多好的政策也會被玩壞。

  與同時代的官員相比,李贄、徐光啟、李之藻、趙士禎等人還算比較開化,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也願意做一些實事。對於他們的任用必須更大膽、更堅決也更謹慎,爭取物盡其用不損失任何一個。

  於此同時還得找可靠渠道弄清楚此時的荷蘭殖民者到底處於什麼狀態。他們既然出現在東方,就說明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已經崩潰,無法再封鎖去往東方的航線,而荷蘭和英國海軍將迅速崛起,這可不是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