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27 《半月談》


                 入伏以來京城的天氣格外燥熱,明晃晃的大太陽從早到晚一刻不停的照耀著大地,連續二十多天沒有一絲雨滴落下。

  和天氣一樣熱的還有朝廷頒佈的《賑災新法》,滿朝文武這次出奇一致,只用了不到半年就把一整套管理辦法詳詳細細做完了。期間不能說沒有爭吵,但絕對沒有拖後腿的,吵只是為了更快完善具體細節,大方向沒變。

  民間的聲音更統一,眾口同聲誇讚皇帝聖心仁厚。能把小金庫拿出來賑濟災民,哪怕僅僅是借,也必須夠和堯舜禹湯站一起。要是再能把賦稅降一降,基本就是千古一帝了。

  那民間又是怎麼如此快速知曉一部新律法的詳細內容和背景呢?這時候就要往通州看了,當地有個馬家,現任家主曾經在朝為官,名曰馬經綸。

  他用州城裡的鋪面辦了一份叫做《半月談》的報紙,每隔半個月,凡有大事發生必在麻紙上詳詳細細寫明前因後果,外加分析評論,再以不算太貴的價格向京城和天津衛販賣。

  剛開始報紙並不要錢,凡是酒樓茶肆都能免費領取。很多人把這種來路不明的玩意看做匿名揭帖,不光不買還把人往外趕,生怕惹上麻煩。

  也有膽大的試著拿了幾份,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半月談》上不光有白話故事和詩詞,還有一整面全是關於朝廷動向的。比如誰高升了、誰被貶了,到底因為什麼升官,又因為什麼獲罪。

  從古至今,老百姓最喜歡知道的只有兩件事:鄰居家誰倒黴了、朝廷裡有什麼變動。前者可以親眼所見並獲得快樂,後者雖然看不見,卻可以發揮聯想。誰想得合理且花哨,誰就能成為人群的中心。

  不出半年,《半月談》就從被嫌棄的怪胎搖身一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免費看是別想了,花錢買都不一定買得到,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每次穿著短打扮、揹著藍色布兜子的小童出現在街面上,沿街買賣家都會派人出來搶購。要是哪天來晚了,整條街上能站著一串夥計,像傻老婆等漢子似的翹首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