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顧燁考慮到馬曲嚴三人是自己未來的哥夫姐夫,這會兒也抓住機會,幫他們洗洗名聲,免得自己兄姐以後成親被笑話。




於是。




馬曲嚴三人就張大嘴巴,一副“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嘛”的表情,看著顧燁侃侃而談誇他們。




顧燁跟周圍的京城才俊們,胡扯不眨眼笑道:




“我們與嚴兄他們,是在書院認識的,嚴兄他們出身高門,脾性是強勢容易得罪了人些,當時在書院名聲不太好,但我與他們分到一個寢舍,朝夕相處後才發現,他們人其實很不錯……”




“嚴兄他們在讀書上沒什麼天賦,但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嚴兄他們在別處造詣,也是令人佩服的。”




“比如說馬兄,就精通算學;曲兄,精通武藝;嚴兄……嚴兄精通民生。”




眾人震驚疑惑,“小郡王精通民生?”




開玩笑吧,金尊玉貴的霸道小郡王,怕是連五穀都分不清楚吧,還精通名生。




嚴子謙也懵逼又心虛:他啥時候精通民生,他咋自己都不知道?!




顧燁面不改色道。




“嚴兄他們在岐山郡的時候,為了解百姓民生,親自下田種過地……”




“別人都以為他們平時逃課,是去吃喝玩樂,其實不然,嚴兄他們是去街上,瞭解當地物價,百姓疾苦的。”




“各位若是不信,這便讓嚴兄來說說他們的種田經驗,還有見過的民間疾苦……”




“嚴兄這樣做,就是想在回京後,把民間情況告訴陛下,為天下百姓以盡綿薄之力。”




說完,就給馬曲嚴三人使眼色,提醒他們按照自己這提示隨便扯。




出門在外,身份名聲都是自己給的!




三人:……




還是顧兄六六六。




馬曲嚴三人也不是什麼固執迂腐的人,讀懂顧燁的意思,立馬激動起來,撈起袖子就開始口沫橫飛編故事。




反正他們確實親自下地種過田;




吃喝玩樂的時候,也確實碰到過不少民間見聞;




胡扯起來絲毫沒有壓力,並且邏輯還很清晰!




唬得周圍很多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民生了解極少的學子才俊,一愣一愣的。




甚至,就連了解民生的學子,聽馬曲嚴三人說起種田經驗,確實非常熟練正確,並非信口雌黃,也被忽悠住了。




尤其是現場父親是司農司官員的幾個少爺,還點頭幫忙證明。




“小郡王此言不假,看來小郡王是真去種過田的!”




一時間。




眾人對嚴子謙的印象,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看來以前傳言不僅有誤,還誤大了。




一個真正欺男霸女,只會奢靡享受,無惡不作的紈絝,怎麼可能會親自跑去種田。




做戲都不可能,也沒必要拿這種事情做戲,畢竟也沒啥好處。




那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小郡王或許沒什麼本事,但有顆心懷百姓的赤子之心。




嚴子謙:……




嚴子謙挺起胸膛。




對,沒錯,我就是這樣一個大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