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非凡 作品

第449章 事出反常

  這就是說,他原來計劃將文教和楊明同時要來身邊的想法破滅了。文教作為“武”的角色,被王更生取代了。

  王更生副書記在單位就是班子成員。到了調查中心,總不能讓他坐冷板凳。

  於是,在王書記來調查中心後,中心的班子隊伍又多了一名領導成員。王更生書記成為事實上排名第三的領導。

  春晚小宅本來就人滿為患,王更生的到來,讓本來就擁擠的辦公環境顯得愈發逼仄。

  王書記便提出意見,他的辦公室就不設在春晚小宅了,而繼續留在在政法委辦公。

  劉非凡只能接受王更生的提議。

  王更生來到中心之後的第二天,師院的楊明來了。

  楊明對劉非凡將他調來中心工作很不樂意。一見到劉非凡便嘟囔道:“非凡,你這種做法,我有意見。至少,你應該事先徵求我本人的意見。”

  劉非凡調楊明來中心,確實沒與楊明說。甚至都沒給他透露一絲意向。

  以他對楊明的瞭解,他知道如果事先給他說了,楊明必定會堅決地反對。

  楊明性格柔和,遇事沉著冷靜。性格柔和的人,通常對身外之事沒有太多的慾望。他們最喜歡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圈子裡。比如楊明,他的全部心思都在教學之上。以至於他是全師院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

  然而,楊明缺少論文。這樣讓他的職稱永遠都留在講師,連個副教授都沒評上。

  楊明沒評上教授,並非他的能力不行。在這個只認論文的時代,楊明卻很鄙夷其他人東拼西湊弄幾篇論文,再找關係發表的行徑。

  一句話,楊明是個不肯向現實低頭的人。

  正是他的這個性格,讓劉非凡覺得尤為可貴,便生出將楊明弄來身邊的念頭。

  在劉非凡看來,楊明如果再不低頭認命,他這一輩子可能都只是一個站講臺的講師,永遠到不了孫立那樣戴著教授的帽子,自己不用親自給學生上課,只需要讓自己的研究生代課,他拿課時津貼的境界。

  讓楊明走下講臺,教育界可能會失去一名優秀教師。但楊明來中心,卻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變化。從教職走向仕途,中心可能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而且劉非凡堅定的認為,以楊明的秉性,未來的他一定會是一個好官。

  楊明的抱怨,劉非凡不以為然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