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先驅 作品

391大戰後續

  現在的情況與他們所有的先入為主的認知背道而馳。

  因為重騎兵和輕騎兵不能混合使用是眾所周知的。

  他們所做的工作非常不同:一種是快速而靈活的,旨在通過反覆刺刺來使敵人疲倦;而另一種則笨重而笨重,旨在堅守陣地並進行戰鬥。

  將這兩者混合起來聽起來只會互相妨礙。

  甚至亞歷山大也屬於這種思想流派。

  所以他從來沒有把兩者混為一談。

  但現在,在這裡,在一個非常特定的情況下,這兩個看似對比的單位非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這種完美共生的現象。

  這太神奇了!雖然梅內斯欣喜若狂,但許多馬特巴爾的手下卻咒罵起來。

  而聽到這句話的贊贊騎兵們則生出了一些想法,他們的口音很重,聽起來很像阿扎克語,完全不像提比亞斯的母語。

  事實上,儘管馬努克的六千步兵被其堅固的盔甲和周圍其他提比亞斯人的掩護巧妙地隱藏了起來,但騎兵部隊卻完全是馬特巴爾(侯爵)奎姆麾下的人馬。

  這意味著他們全都是阿哈德尼亞人。

  當梅內斯的騎兵與敵人交鋒時,他們感到了一種難以名狀的異樣,這些人看起來與他們自己的騎兵是如此相像。

  他們的面容、服飾,甚至是在衣物上的各種個人時尚選擇——無論是所穿的顏色、獨特的設計、髮型,還是他們走路的姿態——都讓騎兵們感到困惑。

  他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人身上散發出的氣息,全都透露著來自贊贊附近的地方的特質。

  當然,這種感覺很快就被他們認為是荒謬的。

  在他們看來,這根本沒有道理,因為他們顯然是在與提比亞斯人交戰。

  但即便如此,那種感覺依然揮之不去。

  這就像是你如何能夠僅僅通過看一個人的背影就能瞭解他是否來自異國他鄉,或者僅僅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可以知道他來自哪個國家。

  在現代世界,由於交通的飛速發展和文化的深度融合,許多文化之間的微妙差異已經消失。

  但在亞歷山大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即使是相鄰的村莊在生活的許多方面也可能存在著明顯的視覺差異。

  而這種差異,對於梅內斯的手下來說,卻成了一種難以言說的困擾。

  因為這些人明顯講的是阿扎克語,在攻擊時嘲諷和嘲笑許多騎兵:“哈哈,你已經無處可逃了。

  ”“鮮肉。

  ”“去死吧!我已經殺了三個了。

  ”“我會喜歡操你的屁股。

  ”雖然口音相當重,但梅內斯的手下卻認為他們是已經學會了一些短語的提比亞斯人,試圖以此來恐嚇他們。

  造成這種差異的真正原因是,贊贊是一個山區,出行十分困難,因此在沒有文化交流的情況下,許多地區發展出了自己獨立版本的阿扎克語。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方言變得如此扭曲,以至於它們幾乎成為了自己的語言。

  舉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人們只需要看看不列顛群島,那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島嶼,但他們設法創造的方言和口音的數量確實令人費解,也是人類創造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