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375章 對乾隆的定論,和珅貪汙數額讓歷朝皇帝震驚

  這不就是父皇剛剛說的話中蘊含的道理嗎?

  劉恆想到這裡,心中不由生起敬佩之情。

  父皇的謀略,實在是太強悍了!

  金幕之中,視頻還在繼續播放著。

  聽著顒琰的疑惑,乾隆皇帝傲然一笑。

  “咱們大清,國土萬里,之前打準噶爾、打緬甸的時候,大清的武器確實不佔優勢,但不也取得了勝利?”

  “你就是把那些個武器看得太重了,不知道真正想要取得勝利,靠的並不是什麼武器,而是帝王的謀略!”

  “你將來只要學習到朕的謀略,就足以平定所有不臣。”

  “至於這個英吉利王國……哼哼,他們距離大清萬里之遙,縱然兵器上有一些優勢又如何?”

  “難道他們還能遠跨萬里,派出十萬百萬大軍來和大清動武?他們沒有這種實力!”

  說著,乾隆皇帝推了推眼鏡,悠然開口:

  “在這片亞洲的大地上,大清永遠都是無敵的。”

  “英吉利很強不錯,但他們距離大清太遠,永遠都無法成為大清的威脅。”

  “你將來繼承了朕的皇位,只需要牢牢地控制大清,看好周圍的藩屬國,就無需擔心外患。”

  “懂了嗎?”

  顒琰聞言,心服口服,道:

  “皇阿瑪智慧如海,兒臣遠遠不如。”

  “將來兒臣一定遵照皇阿瑪的教誨,好好統治大清,一定不會讓英吉利那些搞亂祖宗之法的商賈進入大清境內!”

  乾隆志得意滿,笑呵呵地說道:

  “沒錯,只要按照朕的辦法,大清一定能千秋萬代!”

  【無比自信的乾隆皇帝,拒絕了馬噶爾尼代表英國提出來的所有要求,關上了近代中國和工業革命後西方世界進行交流的大門。】

  【在這個階段,英國經歷過工業革命的騰飛,但實力還沒有強大到足以稱霸世界。】

  【如果大清能在此時引進先進技術,發展商業經濟,提升國內產業,以大清的體量是可以非常迅速地追趕上去,成為世界工業強國之一的。】

  【乾隆皇帝並非不知道世界局勢的發展,但他心知社會的發展一定會導致他多年來用文字獄、賣官等手段腐化和禁錮的華夏文明覺醒。】

  【當華夏文明覺醒過來之後,滿清朝廷執意打壓華夏文明,愚弄百姓的所有手段就必然失效。】

  【乾隆並不是不瞭解工業革命的好處,恰恰相反,他正是因為太瞭解工業革命的好處,才選擇了完全的閉關鎖國。】

  【為的就是讓老百姓世世代代的愚昧下去,讓華夏文明不斷的衰落下去,這樣才能讓大清的統治千秋萬代。】

  【等到幾十年後的道光年間,已經是完全體的大英帝國艦隊再次來到廣州港外,用超出華夏一個時代的強悍武器強行打開大清國門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那時候的大清再想要發奮圖強,世界霸主英國已經擁有足夠的力量投射到東方,能輕而易舉一次次的打斷大清學習進步的過程,讓大清始終維持在半殖民地的地位。】

  【大清整整一百年的屈辱歷史,究其原因,正是乾隆皇帝晚期埋下的禍根。】

  【對於華夏文明而言,乾隆皇帝並非是一個目光短淺的蠢材,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胚。】

  【這種壞並非毫無緣由,究根結底,乃是因為大清皇族對華夏文明而言,屬於異族。】

  【歷代大清皇帝對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心中既十分敬畏,又非常恐懼自身被華夏文明所同化。】

  【他們並沒有像他們的祖先,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國一樣選擇主動融入華夏,而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華夏文明,用各種手段來掘華夏文明的根,想要讓所有華夏人變成馴服的、只會搖尾巴的忠犬。】

  【但他們並不知道,大清之所以存在,佔據國家絕大多數的漢人才是基礎,華夏文明才是大清真正的底色。】

  【五千年曆史的華夏文明,是任何異族都無法打壓和消滅的,滿清皇族選擇了壓制華夏文明,就是選擇了讓自己統治的大清變得越來越落後和愚昧。】

  【更具諷刺色彩的是,無論滿清皇帝們如何打壓華夏文明,滿族人最終還是融入了華夏,成為了無可爭議的現代華夏大家庭一份子。】

  【而滿清皇族,在經歷了一百年被異族入侵、割地賠款的恥辱之後,變成了歷史的塵埃。】

  【他們的這些惡行,縱然被許多掌控權力的八旗後人竭力掩蓋和美化,卻依舊被史書所記載,永遠被華夏後人所知。】

  【歷朝皇帝,多亡於昏君。昏君者,蠢也。】

  【大清王朝歷代皇帝,幾乎沒有一個是昏君,但大清給華夏帶來的恥辱卻遠超之前所有朝代。】

  【何也?只因大清皇帝們不蠢,他們是單純的壞!】

  【大清,也是華夏曆朝之中,唯一一個因“壞”而滅亡的王朝。】

  【製作本視頻,也是希望歷代華夏皇帝以此為鑑,不要因為自己的壞,而成為被後人代代唾罵的昏君。】

  畫面一轉,已經是乾清宮大殿之中。

  和珅站在御階上,高聲宣讀聖旨:

  “朕先皇祖康熙大帝,執政六十年。”

  “朕至今載,亦執政六十年。”

  “為表對先皇祖之敬意,以皇太子顒琰處理政務,明歲改元‘嘉慶’。”

  文武百官聞言,立刻俯身下跪,大禮參拜。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執政了六十年之後,乾隆皇帝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太子顒琰。】

  【翌年,顒琰正式登基成為皇帝,是為嘉慶皇帝,乾隆皇帝則被尊為太上皇。】

  【但嘉靖雖名義上是皇帝,實際上的治國權力依舊在乾隆皇帝的手中。】

  【直到四年後,乾隆皇帝終於駕崩,嘉慶皇帝才得以親政,掌控了大清王朝的最高權力。】

  【即便是在乾隆皇帝死後,他依舊給大清留下了一顆大雷。】

  畫面中,一名樣貌俊美的中年大臣浮現。

  【這顆大雷,就是乾隆皇帝晚期的寵臣,鈕鈷祿·和珅。】

  和珅緊走幾步,畢恭畢敬地對著嘉慶皇帝行禮。

  “陛下,太上皇的葬禮都已經安排好了。”

  嘉慶平淡地看了一眼和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