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讀書的打算

 郭喜安奇怪:“啥事啊?叔。”

 “就是孩子們上學的事,隔壁李家村的李秀才不是開了個蒙學嗎?附近村莊若有那想送孩子唸書的人家,都是送到他那裡去上學。”

 “先前你才從老程家分離出來,生活困難,我便沒有提過這事,現在你帶著一家子都穩定下來了,聽說你那小買賣也做得不錯,能有些收益,向佑向澤雖然年紀小,但都是聰明懂事的,我聽人家那些讀書的人說,這孩子都是越早啟蒙就越好。”

 “你家那兩小子,正是啟蒙最好的時候,你要是願意,我便託人去李家村給李秀才說說,將倆孩子都收下,跟著識些文字。”

 原來是為了這事,郭喜安其實之前也想過送向佑向澤去唸書,可十里八鄉,就只有李家村有個私塾,就是剛剛趙里正說的李秀才開的那個。

 這李秀才,今年也有五十歲了,讀了一輩子的書,到現在也只考上個秀才,大抵是有些心灰意冷,也不想再折騰了,便在家鄉開了傢俬塾,教授附近村莊的兒童一些啟蒙課,收些束脩度日。

 郭喜安倒也不是看不起他,畢竟雖然只是秀才,但在這窮鄉僻壤,能考上秀才的也是鳳毛麟角,這李秀才,在他們這十里八鄉,也是十分受人尊敬的讀書人了。

 郭喜安心有顧慮的是,這李家村距離他們村子可不算近,比去鎮上還遠一些,這麼遠的路程,要讓向佑向澤這麼小的孩子每日走讀,她可不放心,也不忍心。

 趙里正見郭喜安半天不說話,以為她是擔心束脩費用的問題,連忙補充道:“這李秀才要的束脩也不高,一個月一個學子就是五斤糧面加五十個銅板,向佑向澤加起來也就十斤糧食和一百文錢。”

 “這一百文看起來多,實際上已經是相當便宜的了,那鎮上的鉅鹿書院,一個月的束脩可就要半兩銀子呢。”

 彷彿怕郭喜安婦人之見心疼錢財,耽誤了孩子們的前程,趙里正語重心長的又勸:“這讀書可是天大的好事,日後會識文算數,指不定還能到鎮上找到一份賬房先生的工作,可比一輩子種莊稼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