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造事包 作品

第163章 真·話題終結者

主要是小蜜之前,被叄星所謂的一億像素鏡頭給坑慘了,一旦換回正常點的淶卡方案後,用戶頓時就覺這攝像頭,確實很香。

淶卡,確實牛逼。

於是除了淶卡,後來蔡斯、索霓,也立馬成了組裝廠拿來往臉上貼金的標籤,

面對這種賺錢的風口,淶卡甚至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淶卡認證’部門,從一家鏡頭廠,變成了第三方認證機構!

只要交錢,通過了他們所謂的畫質檢測,那哪怕不是用他們技術造出來的鏡頭,也可以給個‘淶卡認證’!

這大大降低了他們的研發成本和時間,提高了賣招牌賺錢的效率。

和這種‘淶卡認證’相比,小蜜和淶卡的合作,則是更有含金量的共同開發,

這種模式確實更加深度、緊密些。

只不過交的錢,也多一些。

眾所周知,除了索霓和叄星有能力自己造鏡頭,其它手機廠商,都沒有完整的手機鏡頭研發製造能力。

包括淶卡、蔡斯在內的知名鏡頭品牌,負責的也只是鏡片的光學設計,也有能力生產鏡片,

但他們通常都懶得造,而是直接交給舜宇、歐菲光之類的代工廠來生產。

至於Cmos傳感器,基本都是買索霓他們的,到時候和鏡片組裝起來就行了。

所以小蜜宣傳中,和淶卡共同開發的合作模式,就是他們和淶卡,各自派幾個工程師去代工廠,現場溝通好方案後,讓代工廠照著生產。

至於鏡頭色彩有股漢斯味,

內置數字濾鏡模仿一下就行了。

然後產品出來的時候,淶卡的人鼓個掌,差不多就可以收錢了。

其實哪怕小蜜摒棄淶卡,自己肯定也能完成鏡片的設計,然後交點專利費,讓代工廠造出來。

之所以堅持要和淶卡深度合作,其實就和花廣告費請個巨星代言一樣,

淶卡也樂得如此。

躺賺的錢幹嘛不賺?

甚至有的時候,現場溝通都省了。

比如明年的小蜜14,他們打算就用13的同款鏡頭。

主要是重新研發,哪怕只是小小地改良一下,又得多交一大筆代言費。

在13搭載的攝像頭表現不錯的情況下,完全沒這個必要……

在快敲定鏡頭方案之時,產品經理麥永祥突然提了一嘴:“你們說大秦光學會不會造手機鏡頭?他們連相機和光刻機都造出來了,如果我們和他們合作研發手機鏡頭,會不會是個更大的賣點?”

“大秦光學?”

他們頓時愣住了,並思考起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