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 作品

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





聽聞魯陽侯三弟邵璠就管著這一攤子事。




邵園、金谷園、潘園所產果蔬、肉奶、魚蝦,部分供少年學生啖食,部分拿來售賣,換取錢絹。




今年好像遷走了一部分人,吃不掉的果蔬更多,自然拿來售賣了。




“魯陽侯昨日遣人送了兩頭野豬、數只鹿到我府上,佃錢已然收取。”潘滔笑道。




王衍默然。




他也收到了許多野物,還有不少皮子。據聞是魯陽侯組織軍士在廣成澤行獵所獲,妻子郭氏大加讚歎,一改往日刻薄,讓王衍面上無光。




“魯陽侯會做人啊。”他嘆道:“讖謠之事,怕是動不了他。”




“但總是很多人心裡的一根刺。”潘滔說道。




“很多人”是指誰?




首先便是天子,還有沒有必要拉攏魯陽侯了,這是個問題。




其次是司馬家宗室,無論哪個宗王掌權,都比外姓人好,他們不想被除國。




最後便是出鎮許昌的太傅了,他可能是心情最複雜的,內心的戒懼之意甚至不下於天子。




“陽仲,你為何離間苟兗州與太傅?”往前走了一段,與隨從們拉開距離後,王衍低聲問道。




“司徒何出此言?”潘滔不以為然:“兗州衝要,魏武以之創業。苟晞有大志,非純臣也。若久處兗州,則腹心生患。不如遷之青州,厚其名號,晞必悅。晞走後,太傅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朝廷,此乃防患於未然。”




本月,王衍從司空變成司徒,同時還是北軍中候,禁軍最高統帥。




潘滔已經入幕府為職,擔任司馬。




就在前陣子,他向司馬越進言,苟晞都督青兗二州,權柄太重,宜奪兗州。




司馬越覺得有道理,上表朝廷:以晞為徵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青州刺史,加侍中、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封東平郡公。




很明顯,這就是潘滔提出的“厚其名號”,奪其實權。




有些人喜歡名號,喜歡升官。




有些人則喜歡實權,認為花裡胡哨的官職並不能給自己帶來實際利益。




苟晞明顯是後者,畢竟軍頭嘛,對自己能掌握多少資源更在意。




面對朝命,苟晞從了,最終離開了兗州,去青州上任。但他肯定也對司馬越恨上了,兩人翻臉已成事實。




“處仲奔回洛陽了。”走著走著,王衍突然停了下來,嘆道。




王敦不敢赴任,被賊寇嚇得丟下公主、半路奔回的事情,已在洛陽傳開,引為笑談。




王衍也臉上無光,更恨其不爭。




好不容易為你爭來的刺史,就這麼輕易丟掉了。




現在青州歸苟晞了,都督之外,再兼領刺史,軍政一把抓,已然難制。




唉!




王衍不想說什麼,連罵人都沒力氣了。




家族之中就這麼幾個歪瓜裂棗,他能怎麼辦?他能靠誰?難道靠女婿?




“夷甫。”潘滔斟酌了一番,道:“魯陽侯驍勇善戰,屢建功勳,三軍皆服。其軍又屯於梁縣,乃洛陽肘腋之地,為今之計,不如與之相善,將來也好有個照應。”




王衍嘆了口氣,不想說什麼。




他方才想到了弟弟王澄。




他在上個月去了荊州,持節都督、領南蠻校尉、荊州刺史。




王衍在弟弟身邊安排了人,得知他赴任後,以郭舒為別駕,委以府事,自己不管了。




然後日夜縱酒,不親庶務。雖寇戎交急,不以為懷。




郭舒三番五次進諫,以為宜愛民養兵,保全州境,澄不從。




聽到這個消息時,王衍差點背過氣去。




這些弟弟們,在他面前時侃侃而談,恭儉謙讓,一副君子風範。




結果一旦去了地方任職,全都原形畢露,讓他茶飯不思,憂愁不已。




怎麼會這樣呢?




“不如——”見到王衍愁眉苦臉的樣子,潘滔眼珠轉了一轉,道:“我遣人邀魯陽侯來洛陽,推心置腹一番,看看風色。”




王衍不說話,但也不反對,算是默許了。




正當潘滔準備喊人時,王衍伸手阻止了,道:“左右無事,梁縣也不遠,不如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