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





匈奴若想來廣成澤,除了翻山越嶺外,就只能繞道滎陽、潁川、襄城三郡,即走一個幾乎是270度的大弧線,繞過洛陽東面的整個山區,再從廣成澤東南方殺過來。




在徹底佔領洛陽盆地之前,匈奴幾乎不會這麼做。




豫西山區,對騎兵真的不是太友好。




反觀豫東,則一馬平川,土地平整得不像話,最適合騎兵馳騁。但那裡世家大族多,塢堡莊園密集,匈奴再勢大,也不是短短几年內能啃下的。




歷史上洛陽周圍八關幾乎沒發揮作用,任人來去自如。




說白了,還是人不行,都讓人打到首都附近了,人心早就不在。




反觀東西魏、北周北齊那會,洛陽作為前線,雙方反覆鏖兵,廝殺得極為慘烈。幾乎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胡漢戰士的鮮血——想在豫西山區前進一步,就要拿血來換。




廣成澤所在地區,在唐代被稱為汝州。




東都畿汝節度使一般就領河南府(洛陽盆地及周邊)、汝州兩地。




後世這裡是汝州、伊川、汝陽、嵩縣等地。




西晉這會,只設了一個梁縣,周邊土地分屬河南郡、襄城郡,處於兩郡乃至兩州交界,人煙相對稀少,又山嶺、河流、湖泊、沼澤遍地,不利於騎兵驅馳,但利於開展農業生產。




差不多是一個郡的大小,廣成苑就佔去了很大一部分。




對已經成為洛陽“地縛靈”的邵勳來說,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了。




唯一的缺點在東面,地形敞口太大,直面豫州世家。




至於南邊的南陽,也有一定的威脅,但不大。




當地的世家大族,如樂氏、應氏等,都是自守之犬。




宛城都督的兵力也不多,張昌之亂時已經葬送掉了一大半,現在都是新募的,還在訓練,守城尚可,野戰一般。




“皇后思慮周詳,連大旱都考慮到了。”邵勳感慨道:“永康二年(301),似乎就有過了?”




“七月大旱。十月,太原等郡又遭蟲災,青蟲食禾葉過半。”羊獻容說道:“幷州成如今這副樣子,四年前那場大旱難辭其咎。”




旱災和蝗蟲不一定會把百姓的生活完全摧毀,因為在此之前多多少少有點餘糧,但旱災、蟲災卻激化了矛盾,讓當地局勢不可控起來,這才是比天災更可怕的事情。




“確實,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邵勳說道。




“司空回京之前,有些事還能辦。若等他回來了,怕是要生波折。”羊獻容說道:“廣成苑中修一園囿,花不了多少錢。如果邵卿有意願,自可領材官將軍之職,督造此園。”




羊獻容真的撓到了他的癢處,邵勳有點把持不住了。




“花不了多少錢”,這話輕飄飄的,但那是從朝廷的角度來看。




國家財政中的“小錢”,可能就是地方豪強兩三代人積累的家產。而且朝廷有大批熟練工匠,有諳熟選址、設計的技術官僚,這個團隊不比你土法造塢堡強?




但現在時機不是很成熟,他不想這麼快做出決定,打算等司馬越回京後再觀望一下。




對了,司馬越已經在許昌了。




鮮卑騎兵的先頭部隊八百騎也抵達了豫州,由范陽王府司馬劉琨統率,田徽副之——老田還能“戴罪立功”,這個就很離譜。




“何去何從,君可自決。”羊獻容又催促了一句。




邵勳依然沉默不語,甚至彎下腰,開始掏蛤蟆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