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一葉 作品

第二百六十章 小行星級戰艦!

要打伊塔文明,就必須要杜絕其餘文明干涉的可能。或者,就算無法杜絕,也必須要拖延他們支援伊塔文明的時間。

唯有如此,韓陽才能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空間和時間。

這便是韓陽想方設法也要激怒淵山聯盟,讓他們不得不勞師遠征,間隔著幾十光年距離也要派遣出遠征艦隊的原因所在。

畢竟一個文明隨時可以機動的戰艦數量是有限的。用在了這裡,別的地方可以動用的就少了。

這當然很冒險。但仍舊是那句話,韓陽沒有別的選擇。

更何況,韓陽並不是全無把握。

此刻,暫時解決了伊塔人和淵山人的問題,韓陽已經操縱著龐大的艦隊返回到了太陽系,再一次將所有算力,以及文明的所有可調動資源,全都投入到了科學研究之中。

科學,唯有科學,才是人類文明安身立命的依靠。

那幾十艘淵山戰艦,以及再次俘獲的這些淵山工程師或者科學家,再次為韓陽的科技發展行動注入了新的動力。

雖然這些人並不掌握過於基礎的科學原理,僅僅只掌握了應用層面的一些技術,韓陽也無法通過逆向技術全面解析這些淵山戰艦之上的科技,無法全面推動科技發展,但,僅僅只是應用層面的一些技術,就足以讓韓陽受益良多。

打個比方,人類文明尚且處於封建時代早期的時候,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存在巨大的戰力差異。這戰力差異的原因之一,便是遊牧民族自小就熟練掌握騎馬技術,而農耕民族不行。

但後來,一件劃時代的裝備的出現,極大的降低了騎馬技術的門檻,拉低了兩者之間的差距。

馬鐙。

不過是一些鐵片而已,完全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看一眼就能學會的東西,卻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這便是應用層面的技術同樣起到巨大作用的真實案例。

此刻,源自淵山文明的一些完全不涉及基礎原理,只是設計更加巧妙,結構更加精巧的機械結構之類的知識,便融入到了人類文明的科技體系之中,且絲毫沒有阻礙,立刻就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再一次帶來了巨大的技術和性能提升。

經過韓陽的長期培養,屬於人類自身的科研體系也終於建立。時至今日,具備科學家或者工程師認證的人類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達到了總人口比例的約670分之一,已經超過了淵山文明的比例。

但這並不是終點。在韓陽的大力扶持之下,科研人口所佔比例仍舊在飛速提升之中。

這部分人類自身的科研力量開始發揮出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樣為韓陽提供了極為巨大的助力。

人類文明的技術飛速發展,一日千里。

此刻,韓陽發送向南門二星系的人類十一號空天母艦已經順利到達,人類九號空天母艦則已經返航,且快要進入減速階段了。

同時,基於在太陽系內部所進行的大量亞光速航行試驗,韓陽已經確信,自己已經完全、真正的掌握了恆星際大規模航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