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一葉 作品

第五十六章 整體框架




一臺掘進型機器人在奮力挖掘土方,旁邊一臺運輸機器人的車斗裡剛好裝滿了土,想要向前,面前卻是來來回回的其餘型號機器人在忙碌,根本就沒有路。



這臺運輸機器人根本不管,徑直向前走。在它到達被堵塞的道路之時,像是提前演練好的一樣,眾多來回穿梭的機器人竟然恰好預留出了一條通路。



這臺運輸機器人絲毫不受阻礙的穿過。



它的前進沒有受到影響,其餘機器人的工作也沒有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另一臺運輸機器人也恰好穿過機器人人流,恰好來到了之前那臺掘進型機器人旁邊。



掘進型機器人看都不看,直接將挖鬥裡的土方往旁邊傾倒。



前一刻它旁邊運輸機器人還未到位,等土方從挖鬥裡傾倒出來還未落地,那臺運輸機器人剛好到位,剛好接住這些土方。



類似的精妙配合,在這處地下工地之中到處都是,時刻都在上演,根本不值得驚訝。



因為這些機器人都是由韓陽一個人直接操縱的。



就像一個人的左右手配合最為默契一樣,這每一臺機器人都如同是韓陽的手臂,配合之間根本不會出錯。



而,操縱這230臺機器人,佔用了韓陽算力的大約26%。



打高端單子的99臺機器人和處理業務的1臺機器人,佔用了韓陽算力的大約30%。



日夜不停從四十多位老師那裡汲取知識,以及自學、查詢資料所消耗的算力,佔據了韓陽算力總量的約16%。



如此,就算同時做這麼多事情,韓陽仍舊還有高達28%的算力富餘。



輕輕鬆鬆,完全沒有壓力。



此刻,地表之上,眾多施工人員也在按照韓陽提供的圖紙熱火朝天的工作。



一座座巨大的廠房拔地而起,不同的廠房承擔著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間則有通道或者直接硬化了的地面連接。



那些空地,韓陽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劃,要麼是攤位區域,要麼是人行道區域,總歸不會是景觀區域。



都貧民版CBd了,還要什麼景觀,怎麼節約怎麼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