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邀請

暮色四合。

 天光漸漸暗下。

 顧瑾坐在桌旁,腦海裡全是那句讖言和輿圖。

 朝廷故意放出來的信息,絕對是有用的。

 只有參透其中的奧秘,才有資格拿到活下來的入場券。

 偽龍入江,是什麼意思?

 天災滅世,又是什麼意思?

 顧瑾這幾年經歷的天災,雖然讓很多人死亡,但也遠遠達不到滅世的規模。

 讖言中,可以滅世的天災,是什麼?

 顧瑾思來想去,能達到滅世的災難,只有上古神話中那場大洪水。

 上古奇書《列子》中。

 裡面記載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不合,引發大戰,後水神共工戰敗,怒觸不周山。

 導致天往西北傾斜,發生大洪水。

 而在另外的記載中,共工是和顓頊爭奪帝位失敗後怒撞不周山。

 無論是什麼原因,共工撞倒不周山後,大洪水發生了,後才有了大禹治水過門不入的故事。

 有學者曾經通過山海經研究推演出大洪水發生的時期大概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到四千三百多年間。

 這個時間段,很特別。

 因為,西方的聖經記載的滅世大洪水,還有瑪雅流傳的上古資料,他們所記載的大洪水也是發生在這時間段。

 那時,洪水肆虐,海水倒灌,江河失衡,整片陸地都被淹沒在洪水之下。

 歷朝歷代建立的都城,都會選擇大平原或谷地或沿海。

 正因為如此,有學者認為亞特蘭第斯大陸、古希臘文明都是在那一場洪水中泯滅。

 《山海經》可拆分成三部分。

 山經,海經,大荒經。

 山經指高山。

 海經自然是大海。

 大荒經,則是高原和戈壁。

 而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提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

 裡面獨獨沒有記載平原和谷地。

 有學者正是根據此信息,推測大洪水時陸地被淹沒,只有生活在高原的人才活下來,人類才得以延續。

 思及此處,顧瑾莫名想起姜辛城。

 那裡屬於周國最西邊,地勢也最高……

 可如果姜辛城才是最後的逃生之地,皇帝又為什麼要大費周折讓人前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