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水晶葡萄 作品

第520章 馮毅斐的想法

  而且常溪縣現在,呂達對數據非常重視,所以大家都比較講究數據。葉俊的回答,有大量詳實的數據,如果單獨寫下來,甚至可以說是一篇不錯的申論。

  可是張元慶聽了之後,不由有些嘆息,葉俊在政策高度上的理解還是有所欠缺。也難怪,他自身理論學習和政策研究上,就有所欠缺。

  這方面不要說葉俊,就是鮑勇也差得多。他們這幫銀幣,總是琢磨著怎麼整人,對於理論的深入學習研究是有差距的。

  或許你要問他,厚黑學一些知識點,他們都能如數家珍,可是談論縣域級別的經濟發展,角度還是低了一些。

  除了一個綠色生態產業發展這一建議,可以說是達到了縣級的高度,其他狠抓安全環保一類的具體措施,換做安全生產相關部門回答是沒問題的,但是站到縣長的級別,站位還是低了。

  這和葉俊的履歷有關,他原本是江北市繁華區一街道辦事處主任,調任到常溪縣擔任副縣長,然後又補缺到了常務副縣長。

  葉俊在擔任常務副縣長期間,又碰到了常明雲這樣鋒芒很盛的縣長。常明雲基本上包攬了很多工作,於是壓縮了葉俊的工作範圍。

  葉俊基層工作方面,主要還是從事一些具體工作。在常溪縣發展問題上,基本上是常明雲和彭泰來說了算。

  在這方面,張元慶也好、馬青源也好,都有著一個優勢。兩人都有過市政府辦公室的工作經驗。

  張元慶曾經是市委辦公室的一支筆桿子,後來去了市府辦,分別給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當過秘書。馬青源更是擔任過市政府秘書長的位置。

  正因為有著這一段經歷,兩人的視野要高於葉俊。再加上兩人都對經濟發展感興趣,到了地方之後,都負責這一塊。

  所以站在兩人的角度,能夠看出葉俊雖然精心準備,但是一些短板是無法彌補的。

  就別說他們兩個了,跟著馮毅斐的方秋,以他來看,都能夠感受到葉俊欠缺之處。

  他們都能感受到,馮毅斐就更加能夠感受到了。

  不過他也沒有讓葉俊難堪,而是與他討論起來:“葉縣長說到這個以高品質生態環境、高水平安全支撐高質量發展,我也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