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遊俠 作品

第47章 北歸

“是!”

參軍和副將等人,捲起地圖,遂轉身離去;蘇翊長長深吸一口氣,兩道凌冽如劍的目光,冷冷地刺向東方天際的一輪煦日,面上寒意愈發濃烈。

“奇怪?!朝廷居然放大王回來了,莫非咱們的那位陛下良心發現了!”

話音未落,一陣疾風掠過城頭,直扯動得王旗獵獵有聲,大旗中央,“蕭”字徽記赫然醒目。

胡錕冷然一笑。

“明朔兄,大王是下棋的高手,深諳博弈之道,我想這次……,大王定是和皇帝下了一盤大棋。”

風驟起,靖北雙璧沉凝不語。

蒼茫戈壁,平沙莽莽,天空碧藍如洗。萬里蒼穹,有北風咆哮,有鷂鷹盤旋;長煙孤日,大漠狼煙,四面邊聲連角,金鼓動地,靖北王城——北境晉陽,巍然屹立於沙塞之中。

……

冀州,涿郡。

一支未經朝廷兵部許可而擅自離開京畿永平駐地的精銳鐵騎,整整三千重甲騎軍,從帝都京邑浩蕩北上;三千鐵騎,懸“蕭”字王旗,打靖北旗號,沿途經太行山,走涇州道,自雲州入冀州,緩緩向晉陽王城開去。

一路行去,本該出面阻攔這支鐵騎北進的京營十二衛,卻一個個噤若寒蟬,連象徵性的出面接觸都沒有,使得這三千鐵騎在整個帝國京畿重地之上,如入無人之境,馬蹄如雷,王旗如風……

這支鐵騎,黑盔,黑甲,長槍,馬刀,人馬披甲,鞍下懸佩大斧,面覆黑鐵面具,無數雙凌厲的眼睛,透過層層寒甲,閃爍著無比懾人的殺氣。

——鐵浮屠!

——三千鐵浮屠!

這就是數月以前隨秦王蕭長陵一同入京,此番又一同北歸的三千重甲“鐵浮屠”。

長槍如林,槍芒亂射,三千鐵浮屠的騎隊中段,簇擁著一輛非常扎眼的藩王馬車,在大片旌旗與駿馬的環繞下,車輪轆轆,飛速行駛在寬敞的官道之上……

馬車的前簾,靜止低垂。

與夕陽沉淪的暮色,相互輝映,當那些黑色的線條,出現在寬廣的冀州平原之上,漸漸地,漸漸地,在殷紅如血的落日餘芒之下,變得越發清晰,熠熠生輝;而居中行駛的那輛王駕馬車,附近不過四五餘騎,尤為鶴立雞群。

忽然,一陣疾烈的馬蹄聲,撕裂了峽谷的寧寂,彷彿是好幾匹快馬競相追逐,從遠方直逼而來;只見,大將楊芳單騎策馬,平端一支長槍,在距離秦王車駕騎兵鋒線只有不足百步時,執轡聳立。

“大王——”

“講。”

車簾紋絲未動,只不過從車廂之中飄出了一抹如雪山般冰冷的聲音,沒有任何起伏,也沒有任何波動,惟有恍若千年冰湖的沉靜與冷峻。

“啟稟大王!前方便是涿郡,我們是否進城休整?”

楊芳踞馬抱拳,度日如年。

“不必了。”

隔著厚厚的車簾,剛剛那一抹寒峻的聲音,再一次幽幽飄出車外,比之方才冷冽益甚,就如同一柄嶄新出鞘的靖北刀鋒,閃著明亮的刀光,割在楊芳將軍幽黑的臉膛之上,隱隱劃出血痕。

隨著一陣北風拂過,車簾緩緩捲起,而當車簾掀開的那一瞬間,靖北之王清峻冷傲的風采,便在這一刻,藉助夕陽餘暉的微芒,宛若畫上栩栩如生的人物一樣,呈現在靖北鐵騎的視野以內,梟雄之姿一覽無餘,王者之儀赫赫生威:

車廂內,一襲白衣的秦王蕭長陵,冷峻肅然,正襟危坐,雙手始終平平放置於膝前,身形仿若勁松,紋絲未動;蕭長陵的坐姿,巍然如塔,極具靖北之主與一代梟雄身上所能凝聚的凜然之勢,那雄偉的姿態,凌霜的傲骨,大有吞天野望;而眾目注視下的靖北之王,有著俊秀的身姿,濃密的烏髮,清逸的臉龐,英挺的斷劍眉下,鑲嵌著兩潭幽靜若冰湖般的雙瞳,面部表情孤寒淡漠,獨有唇下勾勒起一抹冷峻至極的微笑,不,是冷笑……

這樣的風姿,這樣的氣度,終是無負當年白衣之名!

“孤早就說過,無軍令時,大軍調動,不得驚擾百姓;孤自己定的軍律,豈能自己壞了規矩!……楊將軍,你去傳孤的口諭,令全軍輕兵疾進,繞過涿郡,我們直接回晉陽。”

蕭長陵的聲音,依舊寒冽似冰,平靜如水,未見一絲波瀾。

“是,大王!”楊芳挺槍應道。

少頃,蕭長陵起身,緩步走出王輦,靜靜地站在車轅之前,雙手負後;他的臉上一片平靜,沒有絲毫動容,只是凝眸望著蒼茫暮色中的那一輪西沉落日,夕陽的餘暉,灑在他不怒自威的面容之上,仿似塗抹上了一層淡金澄澈的光暈,愈發襯托出靖北之王堅毅的臉部輪廓。

落日入眸,蕭長陵的目光,幽邃,寒肅,厲殺,沉默片刻之後,他又回首看了一眼麾下綿延不絕的三千鐵浮屠,唇角竟不自覺地向上輕揚,展露出一絲教人窒息的睥睨笑意。

“速遣五百騎,馳告晉陽……”蕭長陵開口說道。

楊芳策馬傾聽。

“告訴孤的子民,我蕭長陵……回家了。”

“是!”

……

塞外,朔風勁急。風,吹捲起那人的鬢髮;夕陽西下,一代梟雄長身玉立,白衣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