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半點 作品

第22章 建城鎮北

 朱儁則說道:“我建議將軍府還是留在遼東郡城。軍城將是我們對抗匈奴的第一線,危險性太高了。如果匈奴人勢大,軍城陷落,將軍府也陷落,那對遼東的打擊是致命的,遼東目前的大好局面可能因此而崩潰。”

 皇甫嵩沒開口說話,顯然在權衡得失。

 呂布下定決心,說道:“那就把將軍府搬到軍城去。如果真有匈奴人大軍來攻城,我們也只能選擇賭上性命,來守住軍城。”

 “我們身後就是遼東百姓,有許多都是中原各州歷經苦難來到遼東,只因為他們相信我們能給他們帶來好日子。我們不能讓他們受到傷害,我們無路可退。”

 三人見呂布決心已下,也就不再猶豫,確定了軍城名字叫做鎮北城,明年開春就開始建設,建成後就把將軍府搬過去,騎兵部隊和新兵大營也都會搬過去。

 幾個人商量後,也擬定了兵力重新部署的方案。高順軍團為五千人的重騎兵軍團,趙雲和張遼所率領的五千人軍團也轉型為重騎兵軍團。有裝備製造廠的支持,組建三支重騎兵團並不難。

 呂布率領一萬人的輕騎兵軍團,魏續、宋憲、張楊、侯成、郝萌、成廉、曹性各率領三千人的輕騎兵軍團。公孫瓚率領三千人的白馬義從曲,也屬於輕騎兵軍團。

 皇甫嵩帶領三千人的輕騎兵軍團,並負責大軍團作戰時的指揮。

 這樣呂布手下的騎兵軍團,規模達到了五萬五千人左右。

 鎮北城五萬守城軍由朱儁負責,新兵大營準備再招三萬人,也由朱儁負責。

 前來投奔的黃巾一眾將領,臧霸、管亥等將,都編入朱雋的守城軍之中,擔任將領。

 呂布這時已經知道,皇甫嵩和朱雋也都是有軍團天賦的,都是能帶兵上戰場的。只是兩人多半是作為大軍團指揮活躍在戰場上,很少作為猛將衝鋒陷陣。

 猛將常有,而大軍團指揮不常有,作為大軍團指揮,價值可比衝鋒陷陣的猛將高多了,因此兩人幾乎不帶兵衝鋒陷陣,而是在中軍指揮作戰。

 皇甫嵩的軍團天賦名叫殺戮,效果是軍團士兵每斬殺一個敵人,戰鬥力就增加一成,上限是三成。相當兇殘的一個天賦。

 朱儁的軍團天賦名叫穩固,效果是軍團士兵在戰鬥中能保持高昂的士氣,在逆境中也能頑強作戰。也是一個不錯的天賦。

 魏續等人原本是在各地駐守,都被呂布調了回來帶領軍團作戰。而各地的駐守任務,就交給新提拔駐軍將軍。

 即使是寒冬,眾將領也開始率領自己的軍團操練,等明年春季到來,冰雪消融,就可以拉出去實戰了。

 中平三年春,呂布率領麾下十萬餘的大軍,前往建設鎮北城。遼東郡守荀彧,徵發二十萬民夫,前往協助建設鎮北城。

 值得一提的是,荀彧徵發民夫,還給補助,這操作嚇了呂布一跳。這個年代,官府徵發民夫是強制的,只管飯,不給錢。而荀彧的做法,在這個年代,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一度讓呂布懷疑,這傢伙難道也是穿越來的。

 呂布當然知道荀彧的做法是有好處的,所以也是大力支持。民夫們有錢拿,也就不抗拒了,都盡心盡力地幫助建設鎮北城。

 到中平三年秋,一座雄城拔地而起。經過半年的建設,鎮北城已經完成了建設。民夫開始撤離,軍隊開始入駐,鎮北城開始守護遼東。

 這一年秋,遼東百姓還在忙著收穫著地裡的糧食,匈奴人軍團出現在了鎮北城的防禦區域裡。

 當收到斥候探明的軍情,呂布召集了眾將領召開緊急會議。

 “這次匈奴人軍團只來了十萬,其中三萬還是雜胡軍團,以我們的實力,打贏他們不成問題。大家談談,我們怎麼個打法。”呂布介紹了軍情,徵集大家的意見。

 大家紛紛獻計,提供了很多建議供大家討論。

 最終確定下來的方案是,守城軍固守鎮北城,騎兵部隊主動出擊,尋匈奴人軍團主力決戰,不給他們四散劫掠百姓的機會。

 呂布表示,以五萬打十萬,沒問題。

 大戰開始,匈奴人大軍怕分散了會被各個擊破,所以選擇了密集陣型,抱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