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茶客 作品

第十九章 吳孝子

吳有才早年喪父,是生母殺魚賣魚一手將他拉拔大。許是積勞成疾,前幾年,吳大娘生了一場重病,一直纏綿病榻。到了今年春節以後,越發嚴重,吳有才尋遍良醫,都說是油盡燈枯,不過是捱日子。

吳有才是個孝子,心酸難過後,便變著法兒地滿足母親生平夙願。今日給母親買碗花羹,明日給她裁件衣裳。他不讀書的時候,也殺魚賺點銀錢,有些積蓄,這些日子,積蓄大把花出去,只為了老母展露笑顏。

吳大娘病重著,時常渾渾噩噩,有時清醒,有時犯糊塗,如今清醒的時候越來越少,一連許久都認不出自己兒子。前幾日與吳有才說,想去河堤上看看楊花。

看楊花不難,可吳大娘素有鼻窒,往年一到春日,巾帕不離手。就在這時,吳有才聽去桃花會的士人朋友回來說,西街有一醫館在賣一種藥茶,對鼻窒鼻淵頗有奇效。吳有才聞言,很是心動,雖一罐藥茶四兩銀子,於他來說著實昂貴,但只要能滿足母親心願,也就值得了。

他將藥茶細細分好,又拿家中的瓷罐慢慢地煎了小半日,盛進碗裡,晾得溫熱時,一勺勺喂母親喝下。母親喝完,又犯了睏意,迷迷瞪瞪地睡下。吳有才便去外頭將白日裡沒料理的魚繼續分了。

就這麼喝了三日,第三日一大早,吳大娘又清醒過來,嚷著要去河堤看楊花。吳有才便將母親揹著,拿了巾帕替她掩上口鼻,帶母親去了落月橋的河堤。

河堤兩岸有供遊人休憩的涼亭,吳有才同母親走進去坐下,邊讓母親靠在自己身上,邊試探地一點點挪開母親面上的巾帕。

吳大娘沒流露出不適的意思。

吳有才的眼睛一點點亮起來。

這春水生,竟真的有用!

落月橋上游人不絕,萬條新綠被風吹拂,揚揚無定。吳有才一時看得恍惚,自打母親生病後,他白日忙著賣魚照顧母親,夜裡要點燈唸書,許久不曾有閒暇時日瞅瞅風景,也就在這時,才發現不知不覺,竟又是一春了。

“這是楊花啊——”身側有人說話,他回頭,見母親望著河堤兩岸煙柳,目光是罕見的清明。

吳有才心頭一酸,險些落下淚來,柔聲道:“母親,這是楊花。”

吳大娘緩緩側頭,凝神看了他一會兒,似才想起面前這人是誰:“你是有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