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34章 長平公主密會李隆基,岳飛復仇之路的起點


                 【由於完顏宗望已死,金軍這一次的南下兩路主帥分別由完顏宗翰和完顏宗輔出任。】

  【就在金軍大舉南下的時候,揚州城之中的趙構、黃潛善和汪伯彥君臣要麼還在醉生夢死,要麼則忙於排擠政敵。】

  【由於宗澤接連抗命,趙構表面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心中對宗澤極度不滿,黃潛善和汪伯彥兩人藉機將主戰派大臣徹底清掃出了朝堂,讓大宋朝廷成為了主和派的天下。】

  【但趙構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險些讓他剛剛到手沒有多久的皇位丟掉。】

  一封書信從北方而來,渡過黃河、淮河,一路送到了揚州府的臨時政事堂之中。

  黃潛善看著這封信,大驚失色,立刻派人找來了汪伯彥,一起進宮去求見趙構。

  兩人剛剛來到宮殿之外,正好看到幾名太監抬著三副擔架離開。

  擔架上面雖然蓋著白布,但從隆起的曲線明顯可以看得出來,上面是三名女子的屍體。

  黃潛善站住腳步,看著三具屍體被抬走,微微皺眉。

  “陛下這個喜好怎麼還有點變本加厲了?”

  汪伯彥不以為然地開口道:

  “反正也就是幾個女人,大宋的女子多的是,陛下就算一天玩死一百個又有什麼打緊的?”

  在汪伯彥的催促下,黃潛善收回視線,進入臨時行宮之中。

  “陛下,這是一封來自信王趙榛的信!”

  “什麼?”趙構聞言,不由有些意外。

  “怎麼不是父皇和皇兄的信?”

  趙榛同樣也是宋徽宗的兒子,趙構的親弟弟。

  黃潛善臉色凝重地開口。

  “陛下,這封信不是從金國中都來的,是從太行山來的!”

  聽完這句話,趙構大吃一驚。

  “太行山?”

  那可不是金國人控制的地盤!

  他迫不及待地搶過這封信,仔細閱讀,越看臉色越是難看。

  寫信之人以趙榛的語氣,說他現在躲藏在太行山之中,身邊有一支由大宋抗金義士組成的義軍。

  希望能得到朝廷方面的支持,裡應外合打敗金軍,收復大宋黃河以北地區。

  在信的最後面,還有趙榛的親筆畫押。

  趙構深吸一口氣,臉色鐵青地開口。

  “找人確認過了嗎,是信王的筆跡嗎?”

  黃潛善一聲苦笑。

  “已經找了至少五個見過信王殿下字跡的人,都說這肯定是信王親筆所寫。”

  “而且這畫押的確也是信王特有的標誌。”

  趙構臉色越發難看了。

  “具體究竟是怎麼回事,快給朕搞清楚!”

  原來,信王趙榛的確是在靖康之變中和宋徽宗、宋欽宗一起被俘虜北上了。

  但這位大宋皇子在機緣巧合之下,竟然趁著岳飛進攻金軍主力的時候,悄悄逃脫,躲在了五馬山一帶。

  好巧不巧,五馬山一帶正好有一支大宋反抗金國的義軍,首領名叫馬擴,原本是大宋的官員。

  馬擴在得知此事後,立刻將信王趙榛接到了身邊保護起來。

  隨後馬擴又藉助信王趙榛的名義作為號召,大舉招募人手抗金。

  還別說,大宋河北地區的軍民實在是被金人荼毒得要了命了,一時間無數人紛紛前來五馬山投奔這支義軍。

  短短几個月時間內,馬擴這支義軍就從原來的不到萬人,飛速膨脹到了超過十萬人。

  眼下,馬擴已經成為了大宋在河北地區兵力最多的義軍!

  但馬擴心中也很清楚,自己只不過是人多,卻沒有武器錢糧方面的支持,加上義軍內部大多都是新兵,戰鬥力也很成問題。

  所以馬擴就趕緊讓信王趙榛給南邊的大宋朝廷寫信,希望能從朝廷這邊得到足夠的支持。

  這便是趙構手中這封信的來源了。

  趙構聽完來龍去脈,心中不由掀起了驚濤駭浪。

  “混賬,這個趙榛怎麼就逃出來了呢?”

  說話時,趙構的聲音都有點顫抖了。

  趙構這個皇位,那可是在所有皇子們都被劫掠走的前提下得來的。

  信王趙榛同樣是宋徽宗的兒子,同樣是宋欽宗的弟弟,他也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萬一真被這趙榛幹出什麼成績來,收復了河北,擊退了金軍……

  趙構這個只會南逃的皇帝,還會得到大宋天下臣民的承認嗎?

  趙構只是昏庸,但不是傻子。

  自己當了皇帝之後究竟幹了些什麼破事,趙構心裡清楚得很!

  也就是沒的選擇,大宋軍民只能捏著鼻子支持趙構。

  眼下,新的選擇卻出現了……

  趙構越想,心中的陰霾就越是濃重。

  趙構看著面前的黃潛善和汪伯彥,道:

  “兩位卿家,現在怎麼辦?”

  黃潛善和汪伯彥對視一眼。

  這兩個人可是趙構一手提拔起來的,若是當真被這個什麼信王趙榛上位,宰相還能有他們什麼事?

  在這件事情上,三人無疑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黃潛善立刻道:

  “陛下,當務之急是要穩住人心。嗯……陛下不妨先頒佈旨意,冊封信王統領大宋河北義軍。”

  “什麼?”趙構瞪起眼睛,恨不得給黃潛善一巴掌。

  朕恨不得直接昭告天下,說那個信王是假的,讓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你竟然還要朕冊封他官職?

  黃潛善趕忙解釋道:

  “陛下誤會了,臣的意思是,您是大宋皇帝,信王是臣子,您冊封他為官,就等於坐實了這個君臣名分!”

  “名分既然定了,那信王和天下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頓了頓,黃潛善加重了語氣。

  “陛下,您可是天下人承認的大宋皇帝,可不能因為一個不知真假的信王就亂了陣腳啊。”

  趙構聞言,這才稍稍安心,點頭道:

  “啊對對對,那朕就給他冊封一個河北兵馬都元帥吧。”

  “那接下來呢?”

  汪伯彥思考了一會,開口道:

  “還有一個人的態度也很重要,陛下必須不能讓這個人倒向信王,不然的話事情就難說了。”

  趙構疑惑道:

  “誰?”

  汪伯彥回答道:

  “宗澤!”

  趙構:“……”

  怎麼會是宗澤?

  趙構仔細一想,懂了。

  宗澤現在是開封府尹,京師留守,統帥著大宋黃河以南中原地帶所有的兵馬。

  大宋能打的軍隊,眼下基本都歸宗澤節制。

  若是宗澤當真反水,承認信王趙榛作為大宋新皇,那趙構這個皇位還真就要沒了。

  趙構臉色發苦:

  “宗澤這老東西前幾天還上奏章罵朕和你們兩個呢,你現在要朕拉攏他,朕怎麼做?”

  黃潛善和汪伯彥表情都頗為古怪。

  宗澤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太難辦了。

  撤職又不敢撤,甚至連罵宗澤幾句都不敢,就怕宗澤撂挑子不幹,黃河防線沒人主持大局。

  眼下,居然還要舔著臉去討好宗澤……

  一陣尷尬的沉默過後,黃潛善無可奈何地開口道:

  “那宗澤不是一直以來都喜歡上奏章讓陛下還駕汴京嗎?”

  “陛下可以用這個先穩住他。”

  “宗澤畢竟是個對大宋忠心耿耿的臣子,只要陛下說了即將還駕汴京,他一定不會倒向信王那邊的。”

  趙構一臉狐疑。

  “當真?”

  對趙構而言,忠義這種東西一點可靠性都沒有。

  他當然也不覺得別人的忠義能靠譜到哪裡去。

  黃潛善嘿嘿一笑,道:

  “若是換做其他人,陛下除非真正回到汴京,才會死心塌地的支持您。”

  “但宗澤嘛……陛下難道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嗎?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汪伯彥見趙構還不放心,又立刻出了一個點子。

  “陛下,除了宗澤那邊之外,信王那邊也必須要趕緊動手才行。”

  趙構皺眉道:

  “這還用你說?朕不管那個是真信王還是假信王,朕巴不得他現在就死!”

  “可那個信王如今遠在河北,你難道要朕派兵去河北弄死他?”

  開什麼玩笑,大宋朝廷若是出兵河北,恐怕還沒走到五馬山呢,就要迎面撞上金軍的主力部隊了。

  汪伯彥正色道:

  “陛下都已經將河北割讓給大金了,咱們大宋怎麼可能發兵河北呢?”

  “臣的意思是,河北現在是大金的領土啊,那大金去消滅五馬山那支叛軍,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趙構眼睛頓時一亮,身體也坐得筆直。

  “汪愛卿,細說,細說一下!”

  汪伯彥露出一絲奸笑,道:

  “其實信王不單單對陛下是個威脅,對大金也是一個威脅啊。”

  “大金若是想要穩固的統治河北,那就肯定要除掉信王和他麾下的十萬義軍才行。”

  “咱們壓根就不需要給大金那邊送禮或者說服他們,只需要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大金方面,他們自己就會發兵五馬山,消滅信王的。”

  趙構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對啊,簡直太對了。”

  “汪愛卿,你立刻派八百里加急前往中都,務必要把這個消息送到大金皇帝的面前!”

  黃潛善又補充了一句。

  “對了陛下,咱們還得派人看著宗澤,絕對不能讓信王那邊獲得任何來自朝廷的物資、人手支援,以免生變。”

  趙構連連點頭,又和黃潛善、汪伯彥兩人商議了一些細節,確定了整個計劃,這才終於放心,露出笑容。

  “有兩位愛卿在,朕可高枕無憂矣!”

  【很快趙構就發出旨意,一方面派人通知宗澤,自己不日就將“還闕京師,恭謁宗廟”,另外一方面則接連朝著黃河以北所有州府發出旨意“一人一騎不得渡河,違令者斬”。】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君臣都頗感無語。

  劉邦生氣了,直接拍了桌子。

  “這個趙構,也實在是太過分了。”

  “都這種時候了,異族在華夏肆虐,他腦子裡竟然還是隻有他的那個狗屁皇位!”

  “皇帝可不是這樣當的!”

  在劉邦看來,打輸了認慫,沒啥問題。

  但你趙構最起碼得先打啊!

  當年劉邦也是在白登輸給了冒頓不假,但也沒讓匈奴人肆虐內地。

  如果冒頓真敢進軍大漢內地,劉邦肯定是還要繼續召集大軍,御駕親征和冒頓再好好放對一次的。

  輸可以輸,慫可以慫。

  但作為華夏的皇帝,不能連最基本的原則和底線都沒有!

  呂釋之吐出一口氣,緩緩道:

  “之前的幾個皇帝,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爭議的。”

  “但趙構這個皇帝,真就是從頭到腳的壞,壞到極致啊。”

  眾人紛紛贊同。

  “壞,實在是太壞了,壞到腳底流膿了!”

  大隋世界,隋文帝揉了揉太陽穴。

  “和趙構比起來,楊廣那個臭小子都能算中用的了。”

  楊廣最起碼是當年大隋滅掉南陳的主帥,最起碼敢發動三次對高句麗的戰爭。

  趙構?

  連金軍的面都不敢見一下,除了逃跑就是逃跑,實在是讓人無語。

  太子楊勇站在一旁,頗為疑惑地開口。

  “兒臣有些不太明白,盤點最開始的時候,趙構不是文武雙全的一個人嗎,怎麼會變成這種樣子的呢?”

  隋文帝呵呵一笑,道:

  “趙構習文學武,目的本就是為了爭奪皇位,並不是說他真的是一個有勇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