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11章 朱棣才發現大名的日新月異,薩爾滸之戰後續影響


                 朱棣當然是不敢把心裡話說出來的。

  一方面是朱元璋的威嚴。

  另外一方面,以朱元璋這個年紀,萬一氣出個好歹咋辦?

  那朱棣可就要以“氣死親爹的第一位大明太子”身份載入史冊了。

  朱元璋吐出一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朱翊鈞也差不多了,總算是可以結束了。”

  “唉,朕現在有點受不住,希望別再來一個大明的敗家子了,不然朕怕是要被活活氣死!”

  朱棣乾咳一聲,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父皇,從金幕盤點來看,朱翊鈞似乎並非亡國之君。”

  按照常理來說,亡國之君有很大幾率是要進盤點的。

  換句話說,大明估計還得至少有一個皇帝上榜呢!

  朱元璋聞言,表情頓時僵硬。

  他是能暴打一通朱棣,但也改變不了金幕的盤點人選啊。

  朱元璋默然片刻,道:

  “只要不是下一部再出大明的就行。”

  朱棣忙道:

  “應該不會,正常情況下都不會連續盤點一個王朝兩部的。”

  “觀眾們看也會看膩的,對,肯定不會的。”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

  “你說大明都出了三個皇帝了,是不是哪裡的風水不對啊?”

  “或許得讓欽天監看一看,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

  朱棣覺得需要安慰父皇一下,便道:

  “父皇您看,大明都已經出了三個敗家子但還沒亡國,足以證明您設計的制度是非常出色的。”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你覺得你這樣說話朕就會開心嗎?”

  “大明都已經被盤點三次了,歷朝歷代還有比大明更多的嗎?”

  “都是你朱老四和你的子孫們乾的好事!”

  朱棣乾笑不已。

  “父皇,兒臣也不知道兒臣的這些子孫後代竟然奇葩到這種地步啊。”

  朱元璋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朕明白了!”

  朱棣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父皇,您明白什麼了?”

  朱元璋目光炯炯地看著朱棣。

  “不是大明的風水不行,是你朱棣的風水不行!”

  “啊?”朱棣傻眼了。

  不是,這種事情怎麼還能怪到我頭上來了呢?

  朱棣忙道:

  “父皇,這事真不能賴我啊。”

  朱元璋哼了一聲,道:

  “難道賴我?”

  朱棣又說不出話來了。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突然開口了。

  “臣以為,陛下所言極是。”

  敢在這種時候開口說話的人沒幾個,姚廣孝是其中一個。

  如今已經是大明戶部侍郎的姚廣孝欠了欠身,恭敬道:

  “朱標殿下的猝然離世,再加上金幕盤點中太子殿下後代們的奇葩表現,都說明東宮的風水可能存在問題。”

  “臣以為,應該考慮將東宮重新整修改變佈局,或者直接將東宮遷移到新址。”

  朱棣瞪大了眼睛。

  姚廣孝,你這話都敢說的?

  不怕父皇發怒,直接砍了你的腦袋?

  但下一刻,讓朱棣意外的事情又發生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贊同道:

  “朕也覺得是這個道理,那就另選地址重新修建一座東宮,原先的東宮改為皇家御花園。”

  “姚廣孝啊,你負責牽頭此事,戶部那邊就由你來協調,工部和欽天監也會配合你的工作。”

  “朕給你三年時間,要看到一個新的東宮。”

  姚廣孝忙道: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務。”

  朱棣腦子暈乎乎的。

  東宮住得挺好的呀。

  朱棣現在睡的寢宮,也還是朱標之前的寢宮。

  別人可能會怕鬧鬼,朱棣不怕啊。

  朱標是朱棣的大哥!

  朱棣怎麼可能會怕自家大哥的鬼魂?

  朱棣還巴不得能有機會和大哥多聊幾句呢。

  朱棣趕忙開口道:

  “父皇,兒臣覺得這件事情勞民傷財,不如還是再考慮考慮?”

  朱元璋怒道:

  “這件事情是朕的旨意,你給朕閉嘴就行。”

  這臭小子,給你修一座新房子,你還不樂意了?

  片刻後,朱棣一臉鬱悶地坐上了離開皇宮的馬車。

  夜幕中,馬車緩緩朝著東宮行駛而去。

  朱棣看了一眼姚廣孝,抱怨道:

  “老姚,你在搞些什麼東西?父皇鋪張浪費,你竟然還要推波助瀾?”

  “東宮已經夠大夠舒服了,再重新建一座除了消耗國力之外還有什麼意義?”

  “還不如拿這筆錢來多建造幾艘鋼鐵戰艦,多弄點火槍大炮呢。”

  姚廣孝坐在朱棣面前,表情安靜地聽著朱棣的抱怨,過了一會才道:

  “殿下,您知道去年國庫的結餘是多少嗎?”

  朱棣愣了一下,摸了摸腦袋。

  “沒注意啊,戶部不是交給高熾那小子去協理了嘛。”

  “俺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數字就頭疼,沒心情看下去。”

  姚廣孝哭笑不得,道:

  “殿下,您看兵部火槍火炮數量的時候怎麼就不頭疼呢?”

  吐槽了朱棣一句,姚廣孝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正色道:

  “殿下,去年除去所有開支之外,大明新入國庫的財政結餘總計四千五百七十四萬兩白銀。”

  “啊?”朱棣震驚了。

  過了好幾秒,朱棣才道:

  “你剛剛說多少?”

  姚廣孝呵呵一笑。

  “四千五百七十四萬兩,白銀。”

  朱棣:“……”

  這是結餘,是所有收入減去支出之後,純純的利潤!

  “等會老姚,你的意思是,現在大明一年的結餘就能買下一套《工業革命》了?”

  姚廣孝嗯了一聲。

  “如今工業革命可是降價了三次,也就三千五百萬兩。大明去年結餘買了一套工業革命還能剩一千萬兩呢。”

  朱棣聽著姚廣孝的話,有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

  “怎麼會有這麼多?”

  姚廣孝笑道:

  “那就有很多方面了,臣細細給殿下道來。”

  首先是倭國,大明在征服倭國之後,大量開採倭國的金銀礦以及鐵礦。

  由於這些開採都是使用當地的倭人勞工,而所有的倭人現在都是大明的奴隸,所以大明在這方面幾乎沒有成本,只需要負擔倭人勞工的吃喝就行。

  其次,是大明在陸地上的擴張。

  在重新收回了西域之後,大明又一次打通了陸地上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商人從西域而來。

  藉助絲綢之路的重新開通,原本已經在大明淪為三四線城市的西安又一次開始了經濟大爆發,上繳國庫的稅賦連年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