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97章 大明陸軍媾和,水師大戰倭寇艦隊!


                 畫面一轉,已經到了漢城之中。

  楊鎬的繼任者萬世德走進書房,朝著大明在朝鮮最高統帥兵部尚書邢階稟報道:

  “大人,三路陸軍和倭軍之間的議和都已經開展,從眼下的回報來看,都還算順利。”

  邢階嗯了一聲,嘆了一口氣。

  “我等也是不得不為啊。”

  萬世德趕忙點頭道:

  “誰說不是呢?其實咱們也只不過是改剿為撫罷了,只要能奪回朝鮮南部四道,陛下那邊肯定還是會歡喜的。”

  邢階嗯了一聲,叮囑道:

  “麻貴和陳璘那邊你盯著點,這兩個小子是比較喜歡生事的。”

  “眼下議和大局已定,你可不能讓他們搗亂。”

  【和倭軍的議和,並非是前線提督們的自作主張,而是出自於邢階、萬世德兩位在朝鮮最高級大明官員的授意。】

  【為了讓倭軍提早撤軍,西路軍提督劉綎和中路軍提督董一元幾乎答應了小西行長和島津義弘的所有條件,並送給對方大量金銀、絲綢。】

  【甚至,明軍方面還答應只要倭軍撤退回國,就讓朝鮮派遣王子和官員前往倭國賠罪並擔任質子。】

  【至此,倭軍在和談中可以說是全面得到滿足,在將談判條款回報倭國本土並獲得了德川家康等“五大老”的認可後,十一月份倭軍開始全面撤軍。】

  【此時,大明朝廷內部,同樣也開始動搖。】

  畫面中,重病在身,已經只能臥床的內閣首輔趙志皋,氣喘吁吁地寫完了一份奏章。

  這份奏章很快就被送到了朱翊鈞的面前。

  “……臣臥病床蓐間,復聞東征大舉敗績,不勝憤懣!”

  “……三戰三敗,貽笑倭奴,恥辱中國亦已甚矣!豈朝廷之錢糧、百姓之膏血、數萬之生靈,為博功名之兒戲耶?臣竊為用此忿。”

  “……兵原無勝理,蓋倭集釜山,去日本一帆而近,彼之轉輸援救,順流而下,朝發可以夕至。”

  “而我陸隔遼東,水絕大海,相距數千裡,兵馬不勝奔走之勞,糧餉不勝搬運之苦……”

  “……以臣愚謬之見,遼虜不時入犯,隕將喪師,尤為腹心之疾,是豈可舍近而求遠?”

  “……不若令督臣邢玠仍歸本鎮,與薊遼撫臣一意制虜。而以東方之事悉以委之經理撫臣萬世德,擇一大將與之協同……久則我兵可以漸撤,麗兵可以自守矣。”

  朱翊鈞看著這份奏摺,默然良久,長嘆一聲。

  “也罷,也罷!”

  “傳令下去,讓太醫去給趙學士好生診治。”

  “再下旨給邢階、萬世德,若倭軍撤退,便不必為難。”

  “若倭軍不退,朕……”

  朱翊鈞本想說“朕也就算了”,但話到嘴邊,遲遲無法說出口。

  便在此時,張鯨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陛下,福建在倭經商之人已經確認,倭國國王豐臣秀吉死了!”

  朱翊鈞聞言頓時精神大振,直接拍了桌子。

  “告訴邢階萬世德,若倭軍當真不退,朕就滅了在朝鮮半島的所有倭軍!”

  “嗯,當然了,還是以安撫為主,安撫為主。”

  【豐臣秀吉的死雖然讓朱翊鈞獲得了一些信心,但是前線的戰敗也讓朱翊鈞不得不面對現實。】

  【議和過程持續了將近兩個月,東路和中路軍都相對順利,但西路軍和小西行長的議和卻出現了問題。】

  大明水師提督陳璘坐在大船上,冷冷地注視著不遠處的順天城。

  雖然攻擊順天城失敗,但陳璘手中依舊還有超過五百多艘戰船,保有著對順天城倭軍壓倒性的海上力量優勢。

  陳璘收回目光,對著面前的倭國使者淡淡開口:

  “你回去告訴小西行長,要本將軍撤除包圍也可以,但他必須把順天城交給本將軍,不能給劉綎那個雜種!”

  【順天城的地形險要,防守時確實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但撤退的時候就頗為困難。】

  【小西行長原本希望從海上直接乘船撤回釜山,但陳璘的話卻斷絕了他的想法。】

  【由於陳璘攻城時極為堅決,相較而言小西行長顯然更加信任議和時言聽計從的劉綎,最終拒絕了陳璘的提議。】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西行長不得不求助其他倭軍將領,希望能由倭軍派出戰船來接應自己。】

  【十一月十九日午夜,島津義弘、立花宗茂、高橋統增、小早川秀包、筑紫廣門率領大量倭軍戰船出發,準備前往順天城擊破陳璘率領的大明水師,打通小西行長的撤退通道。】

  【然而倭軍並沒有想到,朝鮮水師統帥李舜臣一直派出斥候日夜不斷地監視著倭軍的海上動向,倭軍才剛出發沒有多久,李舜臣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金幕畫面中,李舜臣快步走進了陳璘的帥帳之中。

  “陳提督,倭軍至少四百艘大小戰船已經朝著咱們殺過來了,拂曉時分應該就能抵達!”

  被叫醒的陳璘聞言頓時一聲獰笑。

  “好啊,這些該死的倭寇,本提督還沒有去找他們呢,他們倒是自己送上門來了。”

  “傳令下去,所有戰船立刻出動,我們準備迎戰!”

  畫面中,陳璘所在的旗艦揚起大明的旗幟,昂然而進。

  李舜臣乘坐另外一艘朝鮮剛剛趕工出來的大沖鋒船,緊隨旁邊。

  在兩人的身前身後,無數大明、朝鮮船隻密密麻麻。

  黑夜中,船上的燈火星星點點,猶如海上移動的密集星光。

  【倭軍雖然是突襲,但由於之前多次在海戰中敗北,負責作為先鋒的立花宗茂依舊非常小心。】

  立花宗茂對著周圍的部下下令。

  “記住了,任何時候都要密切注意前方海上動向,絕對不能被明軍給突襲了。”

  很快,負責瞭望的倭軍水手就叫了起來。

  “前面有火光,是敵人!”

  立花宗茂立刻打起精神,沉聲道:

  “朝鮮人熟悉這片海域,在前面領路的一定只有朝鮮人,後面才是明人的戰船。”

  “我們迅速上去和朝鮮人交戰,不要奪取船隻,殺了人就走!”

  由於雙方的先鋒船都是速度較快的小船,船上也沒有什麼大炮,黑夜中也不好射箭。

  戰鬥在雙方船身接觸的那一刻才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