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95章 康熙接見法國使者,奇葩的西路軍讓朱元璋的心態又崩了


                 朱棣破口大罵。

  “楊鎬,只知道吹牛,不知道領兵。”

  “麻貴,畏手畏腳,搞內鬥一流,打外敵怕死。”

  “石星、邢階,更是蠢材中的蠢材,身為主帥,竟然連戰場一線都不上!”

  “一群廢物中的廢物,草包中的草包。”

  朱棣也是忍無可忍了。

  作為一個戰狂,什麼昏庸啊,內鬥啊,朱棣其實都不算特別在意。

  但打仗輸了,朱棣這可就受不了。

  別人的子孫也就算了,俺的子孫,怎麼連打仗都不會?

  也不要求你能像俺一樣上戰場衝鋒陷陣,你好歹也任命幾個像樣的統帥啊!

  朱高熾乾咳一聲,開口道:

  “第一階段朝鮮戰爭的指揮官李如松其實還可以,若是能用他來指揮,戰局應該會好不少。”

  朱棣哼了一聲。

  “李如松就是個莽夫,差點把自己的命都送沒了,他也好不到哪裡去!”

  說完,朱棣突然對上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眼神。

  朱元璋淡淡道:

  “朕還記得之前有一部盤點視頻,某人動不動就衝鋒陷陣,還喜歡仗著自己皇叔的身份在陣前大搖大擺的騎馬偵查。”

  “老四,你說這個傢伙像不像一個喜歡送命的莽夫啊?”

  朱棣額頭頓時沁出冷汗。

  他怎麼可能聽不出來,朱元璋說的,就是“靖難之役”那部盤點視頻中的自己!

  朱棣乾笑一聲,道:

  “父皇,兒臣也是沒辦法啊。您想,燕王府就那點兵馬,兒臣若是不身先士卒的話,將士們打仗怎麼賣命?”

  這條世界線的朱棣雖然沒有真正經歷過靖難之役,但自己內心之中啥想法,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朱元璋哼了一聲,道:

  “其實李如松也足夠收拾倭軍了,但朱翊鈞麾下是有一個最合適人選的,可惜他自己不用!”

  朱棣非常識趣地接話。

  “不知父皇說的是誰?”

  朱元璋緩緩開口。

  “當然就是李如松的父親李成梁。”

  “此人能鎮守遼東三十年,又和戚繼光並稱名將,本事肯定是不低的。”

  “遼東和朝鮮交界,李成梁對朝鮮一定也相當瞭解。”

  “讓李成梁出馬,第一階段應該就結束了。”

  朱棣有些疑惑。

  “父皇,視頻之中可沒有寫李成梁有多少才能,您真的相信他能行?”

  朱元璋嗯了一聲,平靜道:

  “當然相信。金幕中是沒有提到李成梁多少,但你別忘了,金幕中遼東鐵騎的威力!”

  眾人聞言,頓時恍然。

  沒錯,在歷次明軍和倭軍的正面大戰中,遼東鐵騎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絕對是三軍之冠。

  任何一支倭軍,在面對遼東鐵騎的時候,都沒有任何抵擋的能力!

  遼東鐵騎,正是李成梁三十年操練出來的。

  沒有李成梁的遼東鐵騎都這麼猛了,若是李成梁親自指揮,這得強悍成什麼樣子?

  一時間,在場的不少武將心中都有些神往。

  朱元璋又繼續開口道:

  “別忘了,在張居正的時代,李成梁就已經是坐鎮遼東的大將了。”

  “張居正能信任的人,朕當然也信任!”

  朱棣一時間無言以對。

  道理,好像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只不過……

  張居正一個臣子,竟然比皇帝朱翊鈞還要更有識人之明?

  自己後世子孫竟然連一名臣子都不如?

  朱棣這個心啊,塞得很。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回去好好把大明帝範給編撰一次,不然以後朱家全是朱翊鈞這種笨小子,朕饒不了你!”

  和往常不同,這一次,朱棣表情嚴肅地點頭。

  “父皇放心吧,兒臣一定好好寫書!”

  親眼目睹了明軍在大明的表現之後,朱棣暗自下定決心。

  不但要好好的寫一篇怎麼當皇帝的,更要好好的寫一篇怎麼打仗的。

  將來俺朱棣的子孫,可以不上戰場打仗,但不能連哪些將軍是可用的,哪些將軍是蠢材都不知道!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正在接見來自法國的使者。

  才剛剛看到這名使者,把國書拿到手裡,康熙就不由自主地皺了一下眉頭。

  濃郁的香味順著空氣就鑽進了他的鼻子裡,讓老皇帝差點當眾打了一個噴嚏。

  康熙定了定神,看著上面的國書。

  這份國書自然是由拉丁文所寫,彎彎曲曲鬼畫符一般的文字,根本就看不懂。

  康熙皇帝的表情非常淡定,看向了另外一頁。

  這一頁是禮部和使者商議之後,共同擬定的譯本。

  “偉大的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五世向強大的、來自東方的大清帝國康熙皇帝陛下致以最真誠的問候:”

  若是在幾年前,這種平等交流的語氣一定會讓康熙皇帝大發雷霆。

  區區歐洲蠻夷,有什麼資格和天朝上國皇帝這麼說話?

  但現在……

  康熙皇帝的臉色甚至都沒有任何一點變化,就繼續看了下去。

  國書上大部分都是一些禮儀性的內容,真正實際的內容也就只有相互設立全權公使館,開放貿易通商等。

  康熙皇帝平靜地放下了手中的國書,對著翻譯道:

  “告訴這位使者,聽說法國是和英國同樣強大的國家,英國人願意賣給朕一萬支火槍、一千門火炮……法國人願意給朕什麼呢?”

  使者聞言,立刻昂起了腦袋,猶如一隻完全激起了鬥志的鬥雞。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們偉大的法蘭西王國怎麼可能比那群蝸居在小島上的盎格魯撒克遜後裔差?”

  “恐怕您還不知道,幾百年前我們國家的貴族就已經征服了他們那個可憐的小島,成為了他們的國王!”

  “我們願意售賣比英格蘭人數量多百分之二十,不,百分之五十數量的武器給貴國,呃,戰艦除外。”

  聽著法國使者驕傲的話語,康熙皇帝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來人啊,給這位使者賜座!”

  “哦,再告訴他,如果法國人願意轉讓製造火槍火炮或者戰艦的技術,大清可以在通商條件上給他們更多的好處。”

  “嗯,比英國人更加豐厚的好處!”

  在一旁,弘曆有些坐立不安。

  這並不是因為弘曆沒有見過這種場合而感覺不適,而是弘曆想看金幕視頻了。

  每當接見外國使者的時候,康熙皇帝從來都不會讓金幕顯現出來。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