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67章 姜維東進,劉恆面見薄姬,第二次平壤之戰爆發


                 西晉世界,關中。

  浩浩蕩蕩的兵馬正在從西方而來,朝東方而去。

  巨大的“漢”字旗在空中揮舞。

  這支軍隊士氣飽滿,每一名士兵的臉上都帶著渴望的表情。

  他們來自巴蜀,自漢中北上,在和晉軍多番血戰之後收復了關中。

  如今,他們要繼續往東,收復大漢都城洛陽,和大漢整個社稷天下!

  這支蜀漢軍隊的主帥,是一位表情堅毅的中年男子。

  大漢天水人,姜維,字伯約。

  蜀漢北伐軍主帥。

  姜維策馬,經過一處峽谷。

  在這峽谷中有一片廢墟,依稀能看出原先是一座關隘。

  即便已經是廢墟,但從殘存的諸多關牆以及剩餘關城的各種痕跡可以看得出來,它完好的時候定然極為巍峨。

  姜維吐出一口氣,對著身旁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將軍笑道:

  “趙將軍,這函谷關雖只剩廢墟卻依舊如此雄偉,可見當年大秦據有此地時,該是何等勝景。”

  這名頭髮花白的老將軍,馬鞍下掛著一杆銀槍,雙目凌厲如電。

  他並非蜀漢五虎將中的黃忠,而是來自河北長山。

  大漢常山真定人,趙雲,字子龍。

  蜀漢北伐軍副帥。

  趙雲也是蜀漢五虎將如今唯一在世之人。

  畢竟,現在已經是蜀國景耀八年。

  趙雲呵呵一笑,道:

  “可惜隨著黃河逐年改道,函谷關已經不復之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了。”

  “不然我等從此地出發,便可策馬中原。”

  姜維嗯了一聲,笑道:

  “無妨,潼關也在我軍的掌控之中。”

  “聽說司馬懿那條老狗已經召集了十五萬大軍,呵呵,我倒要看看這一次他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趙雲嗯了一聲,臉上表情突然有些微妙,感慨道:

  “若非有火槍火炮,老夫恐怕終生也無法再見到中原大地了。”

  火槍和火炮的出現,可以說是決定性的改變。

  晉軍憑藉著火槍火炮,一度攻入巴蜀,將蜀漢軍隊打得接連失敗。

  姜維點了點頭,表情同樣也是頗為凝重,道:

  “若非陛下關鍵時刻安定人心,曹氏遺族又派人秘密送來火槍火炮,你我幾年前就已經是亡魂枯骨了。”

  就在蜀漢即將滅亡的最關鍵時刻,某個前線的晉軍將領秘密地聯絡了蜀漢,提供了一大批火槍火炮,並約定裡應外合共擊晉軍。

  姜維、趙雲得以率領蜀漢軍隊發動絕命反擊,在這名晉軍將軍率部策應下,於成都城外大破十萬晉軍。

  想到這裡,姜維不由看向了旁邊的另外一人,笑道:

  “夏侯將軍,你是大漢的大功臣!”

  這位被稱為夏侯將軍的男子,他的名字叫做夏侯江。

  夏侯江原本是夏侯霸的庶子,後來被過繼給了和夏侯氏擁有姻親關係的陳氏。

  憑藉著這重身份,曹魏滅亡時,這個已經改名為“陳江”的夏侯江沒有像其他曹氏、夏侯氏族人一樣被屠殺。

  但他已經不再是陳江。

  他如今,是來自夏侯氏的復仇者,夏侯江!

  夏侯江聞言,平靜一笑。

  “司馬氏乃我夏侯氏死仇,滅司馬,也是為了我夏侯氏、曹氏先輩復仇!”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過繼子,在過繼之前名為“夏侯嵩”。

  故而曹魏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它的皇族名義上是曹氏,但夏侯氏眾人所享受的待遇和皇族基本無異。

  趙雲突然有些好奇,道:

  “夏侯將軍,東吳那邊的火槍火炮,也是你們洩漏出去的?”

  夏侯江緩緩點頭,道:

  “是的,我們並不確定大漢和東吳究竟誰能真正滅掉晉國,所以乾脆一起洩漏。”

  頓了頓,夏侯江又道:

  “請兩位放心,我夏侯江既然已經是大漢臣子,將來就算和東吳對陣,也不會有絲毫留情。”

  對此,姜維和趙雲都沒有任何懷疑。

  且不說蜀漢三號人物張飛的正妻就是出自夏侯氏,就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大哥諸葛瑾不也是東吳大將軍、豫州牧,族弟諸葛誕在曹魏中出任徵東大將軍。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大家族習慣性進行分散投資。

  但這種分散投資僅僅是對家族而言,任何一個子弟都必須忠於君主,不得背叛,這是道德底線。

  像蜀國糜芳這種關鍵時刻投降呂蒙,害死了關羽的背主之人,就是所有人唾棄的對象。

  就連司馬氏都看不起糜芳!

  三人說說笑笑,策馬而行。

  時間漸漸過去,遠方的地平線上又出現了另外一座關隘。

  它氣勢磅礴,猶如一道巨鎖,矗立於世。

  這裡,就是中原河南地區和關中地區的分界線。

  潼關!

  姜維信心滿滿,手指潼關。

  “諸位,讓我們去會一會司馬懿!”

  “先帝和丞相的遺願,陛下的囑託,在此一戰!”

  趙雲緩緩抬頭,下意識地握緊了腰間的火槍。

  夏侯江雙目中閃過一絲仇恨,緊緊地抿著嘴巴,一言不發。

  蜀漢大軍,正式抵達潼關!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明軍和倭軍的交戰持續進行。

  很快,倭軍陣型開始變得散亂。

  又過一會,倭軍四處敗逃,明軍趁勢追擊,取得勝利。

  【萬曆初年,大明北方擁有兩位名將鎮守,分別是戚繼光和李成梁。】

  【十年前,戚繼光被調離,薊州和遼西地區的明軍戰鬥力隨之江河日下。】

  【好在另外一位名將李成梁依舊坐鎮遼東,直到去年才被調回京師。】

  【此次大明入朝作戰的主力,正是李成梁麾下的遼東軍作為班底。】

  【三十年來,遼東軍在李成梁的指揮下,多次擊敗韃靼人的入侵,讓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臣服大明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這支軍隊雖然失去了真正的大帥李成梁,但在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的率領下,依舊擁有著足夠強悍的戰鬥力。】

  【明軍渡過鴨綠江之後迅速發動了大反擊,在朝鮮軍民的配合下,僅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收復了平壤以北所有朝鮮領土。】

  【萬曆二十一年元月五日,明、朝鮮軍主力總計八萬餘人,抵達平壤城外。】

  李如松注視著面前的平壤城,隨後看了一眼身旁的祖承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