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210章 董卓進京,廢立皇帝,天下大亂序幕開始,曹操吐露心聲


                 北邙山下,中常侍段珪帶著劉辯等人,正在逃亡之中。

  “常侍大人,我們要去哪裡?”

  聽著屬下們驚慌的詢問,段珪表情陰冷。

  “我等先離開洛陽,以陛下的名義號召天下勤王之師,進京平叛!”

  “啊?”眾人聞言都是一愣。

  十常侍之兇名,著於天下。

  地方上都是士族所掌控,哪裡會有人來勤王?

  但眼下既然段珪都這麼說了,眾人也只能繼續跟隨前行。

  第二輛馬車之中,陳留王劉協好奇地看著外面的景象。

  “原來這就是洛陽郊外啊,好久都沒有出來過了。”

  劉協突然若有所覺,轉頭朝著洛陽的方向看去。

  一支騎兵疾馳而至。

  董卓看到了皇帝的車駕之後,心中不由大喜。

  “陛下一定就在這裡,快,上去把所有的閹黨全殺了!”

  李傕郭汜等人聞言,立刻策馬衝上,對著車隊之中的所有護衛大開殺戒。

  一時間,慘叫聲不斷。

  馬車之中的少帝劉辯聽到這些聲音,嚇得瑟瑟發抖。

  很快,廝殺聲迅速接近馬車。

  劉辯又聽到了段珪的大吼聲。

  “陛下在此,爾等怎敢在陛下面前冒犯天……”

  一聲慘叫過後,段珪的聲音戛然而止。

  馬車停了下來。

  劉辯渾身顫抖,差點被嚇暈了過去。

  馬車的車簾子猛然被掀開,兩顆腦袋同時探了進來。

  這兩人臉上殺氣騰騰,一股血腥味隨之飄入劉辯的鼻間,讓他臉色慘白,抖抖索索地開口。

  “我,我乃大漢天子,爾等……”

  兩人眼睛一亮,齊聲歡呼。

  “找到陛下了!”

  劉辯被這一聲歡呼嚇得,險些尿了褲襠。

  兩人將劉辯攙扶下了馬車,劉辯一下車就看到段珪等人的屍體,更是嚇得面無人色,連路都走不穩了。

  董卓大步走上前來,朝著劉辯行禮。

  “臣董卓護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劉辯驚疑不定地看著董卓。

  “你、你是朕的臣子?”

  董卓救得劉辯,心中喜悅,聞言不由放聲大笑。

  “臣正是大漢忠臣,董卓董仲穎!”

  就在此時,第二輛馬車之中的陳留王劉協,也被帶了下來。

  董卓看了一眼劉協。

  劉協好奇地看著董卓,突然開口道:

  “孤聽說,涼州董卓乃是一員猛將,曾經輔佐皇甫嵩大將軍平定過羌亂,莫非就是閣下?”

  董卓眼睛微微一亮,讚道:

  “這位想必就是陳留王殿下了,沒想到殿下竟然也聽說過臣的名字。”

  至此,少帝劉辯終於確認,董卓並非中常侍之人。

  這位十七歲的少年皇帝終於鬆了一口氣,放聲大哭起來。

  看著劉辯大哭,眾人也都愣住。

  李傕對著郭汜嘀咕了一句。

  “咱們這個大漢天子,怎麼還是個愛哭鼻子的?”

  郭汜頗為無語地翻了一個白眼。

  “小孩子不哭鼻子能幹什麼?行了,等會你可別和我搶這個營救陛下的首功啊。”

  李傕大怒。

  “你這是什麼話?方才你我兩人不是一同發現陛下的?”

  郭汜瞪著眼睛。

  “放屁,我先把腦袋伸進馬車裡的。”

  “老子和你一起伸的!”

  “老子腦門前凸,老子第一個!”

  兩人爭吵不休,直到被董卓一人賞了一腳,這才安靜下來。

  董卓咳嗽一聲,拍了拍劉辯的肩膀。

  “陛下勿憂,臣既然已經來了,大漢的安定也就有了。”

  “還請陛下速速隨我回歸京師。”

  董卓一揮手,數千涼州精銳護衛在劉辯和劉協身邊,帶著兩人回京。

  看到這裡,東漢世界之中,君臣都是一陣啞然。

  劉秀有氣無力地嘆了一口氣。

  “劉宏好歹也是個有心計的,怎麼就生出了劉辯這種兒子?”

  宋弘表情也是頗為古怪,過了好一會才道:

  “劉宏陛下十三歲便能親政,將朝政大權牢牢掌控。”

  “這位劉辯陛下,確實是差點意思。”

  耿弇哼了一聲。

  “老宋,你還留什麼面子?”

  “這劉辯陛下和劉宏陛下一比,那就是純純的虎父犬子!”

  鄧禹無奈。

  “行了老耿,你這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的東西,再這麼說,我可要向陛下彈劾你一個大不敬的罪名了。”

  耿弇翻了個白眼,完全沒放在心上。

  咱們陛下的脾氣好著呢,你老鄧放個屁就想把我嚇到?

  頓了頓,耿弇又道:

  “董卓此人,絕非善類。這一次袁氏引他入京,看來是真正的敗筆了。”

  鄧禹點了點頭,憂慮道:

  “這董卓,野心勃勃,朝廷卻一再縱容,必定讓他不停膨脹。”

  “現在連皇帝陛下都落入董卓手中,後果不堪設想啊。”

  在場的臣子聞言,心中都是頗為憂慮。

  劉秀建立的東漢王朝,對待士族是真的極其優容了。

  在場臣子,除去和劉秀一同起兵的家鄉從龍之臣,其他都是士族。

  劉秀本人又極其仁善,對待殺兄仇人尚且能遵守洛水之誓,對臣子更是無需多言。

  雲臺開國二十八將,除戰死、病死之外,全部都得以善終!

  放眼華夏五千年,所有王朝,只有東漢能做到這一點。

  東漢,就是士族的天堂。

  就連大宋都比不了東漢。

  大宋是科舉立國,是士大夫和皇帝共治。

  但東漢士族和大宋士大夫可不一樣。

  東漢士族,那是子子孫孫,血脈傳承,代代永享富貴。

  大宋士大夫,卻是憑科舉考試晉升,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士大夫。

  故而,越是看這些盤點視頻,東漢士族大臣對自家王朝的忠誠度就越高,對劉秀的忠誠度更是無以倫比。

  現在看到盤點視頻之中,東漢被折騰成這個鬼樣子。

  在場開國士族大臣的心中,甚至比劉秀還急!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董卓等人護送劉辯劉協回京的隊伍剛走沒多久,前方又來了一隊兵馬。

  董卓微微皺眉,示意隊伍停止前進。

  “來者何人?”

  對面,一名校尉越眾而出。

  “我乃大漢校尉張遼,請問閣下何人?”

  董卓眉頭一揚,上下打量了張遼一眼,淡淡道:

  “我乃大漢少府董卓!”

  張遼朝著董卓行禮,道:

  “敢問少府大人,可曾發現陛下蹤跡?”

  董卓聞言,頓時露出自得表情。

  “我已誅殺中常侍段珪等人,將陛下和陳留王救出,如今正在護送陛下回宮!”

  張遼聞言,心中也是大喜,道:

  “請少府大人准許張遼隨您一同護送陛下回宮!”

  董卓見張遼身後也有千餘人,心中一動,道:

  “你的上司是誰?”

  張遼聞言,頓時有些尷尬。

  “我乃大將軍麾下,可眼下大將軍已經被十常侍謀害。”

  “我等眼下也不知受誰統轄,只是聽說陛下失蹤,故而出城尋找。”

  董卓心中暗喜,點頭道:

  “好,那你且隨我便是,自有你的富貴。”

  張遼和部下對視一眼,很快接受了董卓的提議。

  收編了張遼所部之後,一路上又碰到了幾波人馬。

  有些願意被董卓收編,有些則知道皇帝劉辯安然無恙之後,轉身迴歸洛陽。

  即將抵達洛陽時,董卓麾下的兵馬已經接近一萬,浩浩蕩蕩,聲勢驚人。

  董卓沉吟片刻,對著騎在馬上的劉辯道:

  “陛下可知,之前宮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劉辯連連搖頭,一臉驚懼。

  “我,朕只知道突然宮中就亂起來了,到處都是兵馬,到處都在殺人!”

  董卓再三詢問,劉辯的回答卻是顛三倒四,一問三不知,讓董卓皺眉不已,心中對劉辯頗為不喜。

  都已經十七歲了,怎麼還如此蠢笨,哪裡有君臨天下的天子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