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36章 吳氏兄弟忠勤報國,項羽初識華夏真義


                 吳克勤看著情真意切的吳克忠,突然笑了。

  “兄長是想獨走黃泉路?也太不把弟當回事了。”

  吳克忠臉色一滯,怒道:

  “老子是你長官,你敢抗命?”

  吳克勤甩開吳克忠的手,沉聲道:

  “兄長,你我從小一起長大,說這些屁話作甚?”

  “今日既然已無幸禮,那愚弟也要陪兄長在黃泉路上走一程!”

  說完,吳克勤直接朝著最前線衝了上去。

  吳克忠跺腳大罵。

  “蠢材,愚不可及!”

  遠處,也先在諸多瓦剌騎士的簇擁下,抵達近處。

  看著雙方激烈交戰的情況,也先微微皺眉。

  “跛兒幹不是說只有三千兵馬?怎地打了一個時辰還沒打下來。”

  一旁有瓦剌將領答道:

  “對面是吳克忠所率領之親兵,乃御前精銳,頗有戰鬥力。”

  也先哼了一聲,冷笑道:

  “再有戰鬥力,也只不過是三千人罷了。”

  “派更多部隊上去,淹也給本太師淹死他們!”

  頓時,更多的瓦剌騎兵呼嘯而至,加入戰場。

  火槍的聲音此起彼伏。

  但這一次,瓦剌人的陣地中,也出現了火槍的爆響聲。

  吳克忠勃然大怒。

  “該死,這些瓦剌人怎麼也有火銃?”

  吳克勤剛打完一發子彈,正在緊張地重新裝彈,順便回答。

  “還不是那些該死的邊將,只要瓦剌人給錢,他們什麼都敢賣!”

  吳克忠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

  “王八蛋,他們就不怕陛下追責?”

  吳克勤嘿嘿一笑。

  “這年頭,有錢就是爺。追責?九邊所有邊將都在賣,追誰的責去?”

  吳氏兄弟不再說話,繼續埋頭苦戰。

  日頭過中,開始西斜。

  戰場上,許多屍體橫七豎八,還有無主的戰馬茫然而立,不斷用鼻子去拱著主人的屍體。

  一陣彈雨灑來,戰馬長嘶一聲,緩緩倒下。

  鮮血沁入大地。

  瓦剌兵衝擊勢頭猶如潮水般延綿不絕,明軍陣中士兵數量急速減少。

  道路兩旁的山坡上,箭雨密集而來,落入明軍陣中。

  吳克勤一聲慘叫,跪在地上。

  吳克忠見狀大吃一驚,扶住吳克勤。

  “來人,快來人,掩護俺弟撤退!”

  吳克勤血如泉湧,一把抓住吳克忠的手,慘笑道:

  “兄長,弟先走一步,你是家主,你快撤。”

  吳克忠大怒,臉龐氣得漲紅,吼道:

  “放你孃的屁!”

  吳克忠拼盡全力,想要將弟弟攙扶上戰馬。

  吳克勤死死抓住吳克忠的手,低聲道:

  “我娘也是你娘。兄長,快走,我死了,陛下就不會追究你的責任,快……”

  吳克勤的聲音漸漸低沉,在吳克忠的懷裡緩緩閉上了眼睛。

  吳克忠心中大慟,熱淚滾滾而下。

  他輕輕將吳克勤的屍體放在馬上,拍了拍戰馬的腦袋,低聲道:

  “走,帶你主人回家。”

  戰馬看了一眼吳克忠,輕嘶一聲,揚塵而去。

  吳克忠站了起來,環首四顧。

  三千精銳,如今還能繼續作戰的,已不足百人。

  吳克忠長嘆一聲。

  “二三子,是本侯負了你們。事已至此,爾等都速速撤退吧!”

  說完這句話,吳克忠上馬,拔出腰間長劍。

  幾名軍官對視一眼,有人道:

  “侯爺何往?”

  吳克忠淡然一笑。

  “自是殺賊!”

  說完,吳克忠一人一馬,朝著瓦剌陣中而去。

  “韃子,納命來!”

  大明恭順侯,縱聲長嘯,長劍鋒寒,在陽光下,燦爛奪目。

  這一刻,熱淚與熱血同沸!

  吳克忠衝入瓦剌陣中,手起劍落,接連斬殺數名瓦剌軍官。

  無數瓦剌騎兵將吳克忠重重圍困。

  就在此時,包圍圈突然被撕裂,幾十道身影隨後而至。

  吳克忠大吃一驚,怒吼道:

  “爾等為何還在此地!”

  適才發問的那位明軍軍官一劍將距吳克忠最近的瓦剌騎兵梟首,哈哈大笑。

  “侯爺,說來也巧,兄弟們都活得不耐煩了!”

  吳克忠悲喜交加,一甩劍鋒,幾滴血珠濺射而出。

  “好好好,今日,我等為大明殺賊於此!”

  畫面漸漸拉遠。

  吳克忠所部數十人,奮力朝也先所在大纛突擊。

  隨後,被浪潮般的瓦剌人所淹沒。

  大秦世界之中,看到這一幕,扶蘇不由動容。

  “吳氏兄弟,真國之義士也!”

  一旁的上卿蒙毅連連點頭。

  “兄弟忠勤,不負其名。”

  扶蘇感慨道:

  “大明畢竟是華夏正統,有如此義士在,想來那瓦剌也先縱然能得一時之勝,終不能如蒙元般滅亡華夏。”

  秦始皇突然開口道:

  “這般忠義之士,朕見過不少。”

  扶蘇頓時來了興致,道:

  “不知父皇見過的大秦忠義之士有哪些?”

  秦始皇淡淡道:

  “李牧、司馬尚、荊軻、項燕……”

  扶蘇:“……”

  李牧和司馬尚是趙國的。

  荊軻是燕國的。

  項燕是楚國的。

  這些傢伙,不都是被大秦滅亡的破國之人?

  秦始皇顯然察覺到了扶蘇的心思,嘴角輕輕掀起。

  “他們明知大秦強悍無匹,卻都想要力挽狂瀾,阻止大秦對他們國家的征服和滅亡。”

  “你說,他們難道不是忠義之士?”

  扶蘇啞口無言,過了好一會才道:

  “可大秦代表著華夏呀。”

  秦始皇呵呵一笑,意味深長地開口。

  “是滅了六國之後的大秦代表華夏,而不是之前。”

  “扶蘇啊,你將來若是想要讓六國故土的那些人,讓李牧、項燕、荊軻的後代為大秦而死,你就要讓他們拋棄掉那些故舊的國家觀念。”

  “要讓他們明白,大秦才是所有華夏人應該為之效死的正統王朝!”

  扶蘇凜然應是。

  同一時間,大秦高闕塞。

  高闕塞,一處在史書上籍籍無名之地。

  但在戰國時代,這裡卻是和函谷關齊名之地。

  有詩云:

  高闕塞門迥,陰山瀚海連。三冬無積雪,六月有飛霜。

  牧馬隨胡地,行人照漢天。功名屬吾輩,不愧射鵰賢。

  兩山如闕,高聳入雲。

  闕中有谷,谷中有塞。

  塞南,大秦漢家之土。

  塞北,浩蕩匈奴之原。

  兩支騎兵一前一後,正在塞外數里之地追逐。

  為首的是一支匈奴騎兵,在他們的馬鞍上還有拼命掙扎的十幾道身影,多是婦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