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我守吧,我守上半夜,靈兒守下半夜。”隋慧坐了起來,她低聲說:“我從不知道三叔每天夜裡還守著我們。”




隋玉遂了她的意,她躺下,叮囑說:“發生什麼事都不能離開這方寸之地,有人過來就大喊,官兵來了打死一個算一個。”




話是說給周圍的人聽的。




“我曉得。”




隋玉以為她也會睡不著,但身體比意志誠實,躺下沒多久就睡熟了,甚至一覺睡到大天亮,就是夢多了些。




春夏之交,草原上不缺野菜,早上的吃食就是菜粥,綠油油的菜葉子混著黃澄澄的黍子,這是流放以來,吃得最像樣的一頓飯。




飯後,大部隊離開驛站,沿著草原邊緣行了半日又在矮山之間起起伏伏三日,西行的道路轉變為沿著奔騰的河川行進。




再回首,草原已經隱進群山之間。




隋玉累極,路過淺灘時她蹲下捧水洗臉,喝幾口水解渴後,又捧著水讓隋良來喝,他手小,捧的水遞到嘴巴早漏沒了。




“喝飽了?”她問。




隋良點頭。




“那就趕緊走。”隋玉拉著她小步快跑,追上隋文安兄妹三人。




風中傳來悠揚的駝鈴聲,神色疲乏的眾人木著臉看過去,河對岸,一行商旅牽著駱駝騎著騾子帶著貨物由遠及近過來了。




“兄弟,前面大河水急嗎?”押送官大聲問。




“水枯,河面收緊,駱駝走進去,水面最高齊它們脊背。”




“好嘞,你們這是從哪處回來?”




“去了大宛。”




一河隔兩岸,商隊載著貨物東顧,應募士和犯人西遷,一方神采奕奕,一方毫無生氣,一東一西平行而過,像是永無交集。




隋玉收回視線,低頭看向腳下的路,聽著駝鈴聲越來越遠。




寬闊的河面到了盡頭分叉,擇一而行,腳下的土變得枯黃乾裂,路上的植物也變得稀少低矮,遠處的巍峨高山像是拔了毛還留有毛茬的雞鴨,光禿禿地披著一層斑駁的綠意。




“這是怎麼回事?”隋文安疑惑,“朝廷把樹都砍了?”




“應該不是。”隋玉搖頭,她問押送官:“官爺,這是哪個地方?”




“金城。”




金城,蘭州的前身,在黃土高原西部。




隋玉想起之前商旅說的大河,極有可能就是黃河了。




當途徑金城橫渡大河時,隋玉知道她猜對了,這個地方在兩千多年後她來過,那時的水質渾黃,不如今日的清澈。原來在兩千多年前,黃河不黃。




對岸划來十來個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上載著商人和他們的貨物,駱駝和騾子則是下了水,韁繩套在連接兩岸的繩索上,它們乖順的在河裡淌水而過。




駱駝和騾子上岸,官兵驅趕眾人下水,高聲叮囑說:“孩子抗肩上,人拽著繩索過河,前後左右拉扯一把,別讓水把人沖走了。”




“玉妹妹,我扛著良哥兒。”隋文安說。




隋玉思考一瞬,點頭答應了,隋文安蹲下來,她跟隋慧合力託著隋良跨坐在他脖子上。




“你倆待會兒跟著我走。”隋玉交代,她會水,倘若河水不急,人被沖走了她還能救。




輪到她們下河了,隋玉兄妹幾個都很防備,踏進河裡仔細盯著水底的情況,還要防著有心人害人。




河水一點點沒過膝蓋、大腿、肚子、胸口,最深的地方淹過脖子。




“呼——”拖著一身水走上岸,隋玉驚訝過河的時候竟然沒人使絆子,看來是草原上的那場威懾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