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六二五章 立場問題

今天開會之前他做了充分的準備。這些天在南京城,他每天只睡34個小時,白天的時候,他在城內走訪調研,會見各界人士,晚上的時候才有時間整理材料。

對於這次機會,徐鼎康非常重視。

他拿出自己手中的文件夾。然後鄭重地看了1眼董良說道:“元首,南京城內的戶口統計已經完成,城外的土地丈量工作也完成了7成。”

見到董良點了點頭,他繼續說道:“城內戶口的統計工作包括原本各個府邸的奴婢。共計有人口2十1萬5千4百口,城內的房舍也統計好了,共計十5萬間左右,商鋪有5千餘套。其中天王府準備改造之後,作為華族政府的新駐地。另外幾座王府預計移交給學部用來建設書院。無主的商鋪我們準備進行拍賣,我已經聯繫了滬上商會的人,蘇湖和滬上的商團會來參加競拍,競拍的收入將作為南京城的重建資金……”

徐鼎康說的話似乎是沒毛病,非常符合華族的辦事風格,能夠用商業手段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政府出錢?

“徐鼎康,你稍微停1下。這次招標只有蘇湖和上海商會參加嗎?”董良突然間打斷了徐鼎康。

“元首,是這樣的,目前報名參加的只有這兩地的商人。”徐鼎康說道,他的表面上鎮定,實際上內心有些緊張。

這次招標時間比較短,他暫時才通知到了這兩地。

這裡面他是有私心的,蘇湖地區的商人給了他非常大的支持。

南京城至少在未來的1段時間內會作為華族的都城。

不管是安平還是福州都不是華族的都城,事實上華族還沒有確定過都城。

但是南京城有很大的潛力作為未來的華族都城。

首先這裡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乃是6朝古都。

其次,這裡在位置上能夠兼顧內6,還能勾通海洋。

華族乃是以海立國,都城應該有連通大海的港口。南京城在各方面都符合條件。

再者,南京城可以控制整個長江流域,這條線上乃是華族此時的精華所在。

以前的王朝喜歡在北方立國,因為北方的民風彪悍,中原地區乃是華夏人口和經濟的中心。

但是明清之後,海貿興盛,經濟中心早就已經轉移到了南方。

南方的人口更是超過北方。

所以將都城放在南京有很大的優勢。

都城的作用應該是方便控制基本盤。只要搞清楚華族的基本盤是什麼,就能夠猜到董良將在什麼地方建都。

如果有1座現成的大型城市,自然是比新建1座都城要划算。

新建都城只適用於國家發展到1定程度,想要通過政治中心帶動1個地區經濟的發展。

現在華族初立,手中的資源本就不多,自然不可能新建1座都城。

南京城內有大量新建的建築群,天王府和東王府都是可以住上幾千人的大型府邸。

這樣的地方丟棄了簡直浪費。

華族目前的總部福州,主要的衙門都在滿城,隨著人員的增多,各個衙門都顯得非常擁擠。

而滿城內最大的建築給了董良作為元首府,剩下的大都是民房,採光和規模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