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三七五章 律法考試

“啊,這……”容閎低頭看了1眼自己胸口掛著的銅製十字架。

“容某在國外呆了7年,袁祭酒,你不知道,在那裡要是不入教很容易就會被人排斥。我雖然入了教,那隻不過是為了生活學習方便,容某絕對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宗是誰?”

容閎沒有裝模作樣地將胸口的十字架摘下來,而是坦然地繼續戴著,這倒是讓袁源高看了幾分。這個人非常的坦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

“恩。”袁源點了點頭,沒有繼續追問這個問題。

他剛才問1下此事,也是擔心容閎是洋人培養的傳教士。那些洋人為了在中國傳教更加的順利,已經開始培養華裔的傳教士,他們頂著華人的面孔更容易讓華族的百姓接受。

當初與袁源1起上島的泉州刑房主事王繼貴機緣巧合,走上了1條不同的道路。

要是他知道袁源成為了同文館的祭酒,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此時,王繼貴站在華族法部的大門前,心中5味雜陳,今天是法部組織裁判官考試的日子。

這是專門選拔基層裁判員的科舉考試。所有報名的人都領到了1份華族的律法彙編。

護衛軍佔領了泉州之後,王繼貴就失業了,他這樣的普通小吏,行政總署只會留用1部分,而司法權不在行政總署的手中,所以這位刑房的主事就失業了。

王繼貴這個人有些剛直清高,在衙門裡面被人排斥,他也不願意結交社會上的人,即使是認識的人每次找他幫忙辦事都會被他拒絕。

幾次下來,人家也不願意跟他相處了。

這種人註定是要清貧孤獨。王家並沒有多少餘錢,生活清貧,坐吃山空1段時間,已經要揭不開鍋了。

王繼貴心想,乾脆去碼頭扛活,或者去鄉下申請承包土地,此時華族已經開始在泉州進行土改。

土改進行的並不順利,因為當地的人口密度太高,1個壯勞力可能只能分到45畝地,比東番島上的人少多了。

董良緊急出臺了1項制度,涉及到移民。比如說1家裡面有兄弟3人,必須有兩個設定為預備移民戶,土地先給他們分上,等到確定了移民目的地之後,老2老3的田就歸大哥所有。

以後同樣如此,1家裡面的男娃有多人的,就要有1部分作為預備的移民戶。

董良知道,華族以後1定是要大規模向外移民的,與其到時候再去動員,不如早早地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