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九四章 部署

  董良不知道的東西,他幾乎都懂,當然了,董良知道的東西他不一定懂。

  因為他在書中根本看不到這些內容。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在董良的印象中,一般的城門都會起一個簡單吉利的名字,基本上差不多,不過這廈門內城卻是頗為奇怪。

  “元首這廈門城始建於明代,原為中左所,後來鄭成功抗清,將這裡改為思明府,作為自己的大本營,此城才開始大建。要說這四門的名字確實是寓意深刻。”

  “南門“洽德”,出於《尚書》的《大禹謨》,稱皋陶“好生之德,洽於民心”,即愛惜生靈,不事殺戮。”

  “北門“潢樞”,為“天潢之樞”之省稱,天潢為星名,也指皇室,在此自然喻城為國之樞要。”

  “東門“啟明”,即清晨現於東方的啟明星,喻人則指“心志開達,性識明悟”。”

  “西門“懷音”,典出古人“食椹懷音”之語,《詩經》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飛鴞是惡鳥,叫聲不吉利,吃了桑椹,便用好的聲音作回報。教化之意寓於其中……”

  趙烈文講起典故來的時候就會滔滔不絕,這是他少有的強過董良的地方。

  “趙大人果然博學。”一旁的王資雨讚道。

  趙烈文的身上有一點年輕才子的傲氣,對這個降臣王資雨不是很待見,不過王資雨卻衝著誰都是一副笑臉。

  而且王資雨這個人則有點小人物的諂媚氣質,讓趙烈文看不習慣。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廈門城,同知衙門。

  這是城內現在修建最好的一座衙門,此時已經整理出來,成為董良臨時下榻的地方。

  “元首,城內的官員大都逃走了,我們沒抓到幾個。”府內一個臨時的會議室中,孫延平有些遺憾地彙報道。

  他將此次起義的過程對董良做了一個簡單的彙報。

  “孫總長,這次你們已經做得很好,大大超過了我們的作戰預期。現在,咱們原本的作戰計劃也要改變一下了。”董良道。

  “還請元首指示,我是暗部的總長,本不該插手軍隊的事情,今天過來正好將漳州守備隊和民兵的指揮權移交一下。”

  孫延平實際上是有一定指揮才能的,不然也不會僅僅依靠義軍就拿下整個漳州。

  但是他在華族內部的時間也不短了。

  他知道董良一直希望的在華族樹立規矩。

  其中有一項就是軍政分離,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