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八五章 環島鐵路

華族要用這麼小的地盤戰勝偌大的滿清,戰勝已經完成工業化的列強,那麼唯有走工業化的道路。

能夠打敗工業化的,只有工業化。

因此早在這次東番保衛戰之前,位於鹽水溪畔的安平工業區就已經開始建設。

這個工業區包括兩個部分,1個是以武器和機械製造為主的華族機器製造總局,另外1部分是1個紡織和製糖為主的輕工業區。

“嗯,人心是在我們華族這邊的,大家的建設熱情高,咱們也不能虧待了百姓們,可以適當地增加工時,但是待遇也要增加。”董良道。

“這個元首大可放心,周總長已經跟我談過這個問題了,咱們給工人們的結賬以購物券為主,工資額度提升了兩成,供銷社那邊也會增加商品的供應量和供應種類。”

董良點了點頭,林本辦事兒非常的認真,不需要人操心。

“林本大哥,接下來大軍出征閩省,武器彈藥的需求量可能會比較大。你務必要加快機器製造總局的建設,在保證基本供應的基礎上,儘量地擴大規模,技術上咱們已經積累的差不多了,現在的重點在於規模。你知道我1直控制著護衛軍的規模,其中有1項原因就是咱們的槍支供應不上。”

護衛軍的兵工廠,1開始的時候就是董良從華工中找了1批有工匠經驗的人。

然後手把手地指導他們,短時間內建成了1個武器製造作坊。

後來從島津齊彬的集成館中搞來了1批機器設備。

這才讓這個作坊變成了工廠。

然後以華工、琉球工匠,還有集成館的扶桑工匠為基礎打造了這個兵工廠的班底。

現在這座工廠,可以生產燧發槍、線膛槍、火帽、黑火藥,還可以鑄造火炮,另外還有專門製造軍用車輛的車間。

基本上已經門類齊全。

而且隨著那霸商品交易中心的建立,兵工廠獲取的工業設備也越來越多。

即使英國人1直在對東方進行技術封鎖。

還是有1些小國,比如荷蘭、葡萄牙商人會接這種訂單。

當然了他們送來的東西並非是當前最先進的。

不過沒關係,有董良這個1級鉗工在,很多東西經過他的手改良之後也能夠趕上英國人的水平。

畢竟現在只是十9世紀中期,還沒有到世紀之交時,那種科技大爆炸的時代。

此時的技術緊緊圍繞著蒸汽機的改良與應用。

“元首,林本明白,之前機器的數量不夠,那時我就安排咱們兵工廠的老師傅每個人都帶了5個徒弟,很快這些人就能夠上崗,另外我讓周大人為我統計了整個東番島的工匠名單,下1步,我們還會從這些人中徵調1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