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一〇章 天國在哪裡?

作為1方大員,不能光用讀書人,也要學會使用那些市井遊俠兒。

“這兩人是什麼來頭?”王資雨皺著眉頭問道。

“這個……大人,這2人像是從外地來的,以前在這裡從來沒有聽說過,只知道這2人非常厲害,被他們兼併的會匪基本上都是頭目被他們幹掉。江湖上稱這2人是索命閻王。”

“這樣,你去打探到這2人的動向,先不要打草驚蛇。”王資雨吩咐道。

“另外,那霧靈山上的土匪不是想要被招安嗎?你去聯繫1下他們,幫我辦1件事情,辦好了,本官就收了他們。”王資雨繼續吩咐道。

那個地方士紳,不是吝嗇嗎?

那就讓他們感受1下匪亂的下場,到時候這些人還不乖乖地將錢給送過來啊。

時間來到了咸豐3年的2月份。

董良帶領華工起義1週年時間。

他在石垣島川平灣,原本華工登岸的地方豎起了1座石碑。

然後帶著手下的人到此處祭奠了當初在起義中死難的華工。

站在石碑之前,董良感嘆,時間過得真快。

不過大部分的華族官員所想的跟董良不同,他們感嘆的是僅僅1年時間,董良就帶著他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奪船,登島,擊敗島上的薩摩勢力,解救薩摩種植園中的華奴,擊退洋人和薩摩家的圍剿,創立華族,攻佔同安縣城,接回華工的家眷,北征薩摩,控制整個琉球,然後攻打鼓浪嶼,解救豬仔,順帶跑福州幫滿清擊退了洋人聯合艦隊的圍困,最後又征伐東海海盜。

1年來,華族1邊發展生產,1邊不斷地戰鬥。

在生產中積累成長,在戰鬥中磨練自己。

護衛軍作為1支新軍,硬是被董良磨礪成百戰老兵。

放眼整個東亞地區,華族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成長為1個舉足輕重的勢力。

同樣發展迅速的還有太平軍。

他們自金田村起義開始,幾起幾落,有好幾次差點被清軍剿滅。

但是在永安建制之後,太平軍的政策得到了久經壓迫的底層百姓的支持。

他們開始發揮自己的特長,流竄作戰,隊5如同滾雪球1般擴大。

每到1地,力量都能夠得到擴充。

只要太平軍還在流動,他們就有用之不竭的兵源。

而且太平軍在戰鬥中不斷學習,成長非常迅速,僅僅1兩年時間楊秀清、石達開、羅大綱、林鳳祥等人都從原本的普通百姓成長為優秀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