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三五章 船洋


                 這次從同安回來的時候,董良將陸家的一個造紙作坊給搬了回來。

  江西和福建的造紙業比較發達,紙張是福建僅次於茶葉的出口商品。

  董良在水壩的邊上給他們做了一個水力粉碎機。

  造紙的最重要的一個工序就是將粗纖維攪拌研磨成細纖維,然後才能去用於造紙。

  改進了這一道工序之後,西表島上的造紙工坊

  效率大大提升。

  這也為董良建造印刷工坊創造了條件。

  董良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以至於他要成立一些職能部門都沒有合適的人選。

  原本華工中識字的就那麼幾個人。

  琉球的文官除了向氏兄弟,其他人他又不能完全信任,難以委以重任。

  華族要想做到就要從滿清挖人。

  但不是什麼樣的人都能挖的。

  董良準備將《告華族同胞書》刊印發行,讓其在大清的各地流傳。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如果有人看了這套書又深以為然的話,那麼他們會想辦法到琉球來找自己的。

  在眾多的技術中,印刷術的進步對社會進步的影響是最大的。

  因為他直接影響到了知識傳播的效率。

  有人甚至稱“印刷術”為世界文明之母。

  在歐洲,印刷術的出現直接開啟了新教改革。

  活字印刷術出現在歐洲之前,教會把控了知識的傳播,掌控了世俗的思想。

  有了印刷術之後,民間的各種書籍開始多了起來。

  那些新教知識分子能夠將自己的思想刊印城書籍傳播開來。

  一舉粉碎了教會對知識的壟斷。

  滿清控制中原之後,組織了一匹文人改革八股制度,打造文字獄,限制思想自由,通過各種手段控制漢族知識分子的思想,其實就跟中世紀的教會一般。

  首發&:塔>-讀小說

  在鴉片戰爭之後,清廷的威信掃地,對地方上的控制力減弱。出現了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比如林則徐、魏源、龔自珍等人。

  但是這些人的思想也都有一定的侷限性。

  他們只是想要通過學習洋人來給滿清續命,所學者也不過是技術手段而已。

  沒有抓住滿清腐朽墮落的根源所在。

  但是至少說明還是有一批知識分子在尋求改變。

  在被滿清閹割了兩百年後,華夏的文化並沒有中斷,那股延續文明的力量火種依然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