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的霍林河 作品

第四十九章 種子與成長

  再然後呢?再然後這些成為勝利大廳光榮一員的聖殿騎士們,就將以副官的身份常年服務於各個修會的大導師和連長的身邊。

  其目的當然是保護前者,但在與前者長時間的相處、耳濡目染之下學習戰團的管理,為日後向連長這個真正的戰團高層晉升,也同樣是聖殿騎士的一項職責。

  蓋文斯武技和戰場上的指揮能力不容置疑,但也就僅限於此了。

  他的運營和管理能力永久的停滯在他還是一名仲裁者的時代,並且他本人也完全沒有強化這個方面能力的意願。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否則他也不會在侍奉了十幾位戰團高層以後,還在勝利大廳呆了足足二百年不得晉升,最後成了聖殿騎士的高階領袖之一。

  對這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加爾文當然可以在戰鬥時信任他——將後背託付給他,但要是讓他去管理一個新生連隊的運行和發展,不論是對他還是對那個連隊都不是一個負責任的選擇。

  新到的公文裡,泰坦上的第一批新兵已經抵達費德曼星系。第三修會的智庫們也在泰坦二上開始了對這些新兵在靈能律令方面的整編和訓練。

  這是新兵所要求必備的基礎訓練的最後一環,在完成這項訓練以後,這些新兵就可以脫離統一標準的集中訓練,依照各自的喜好開始各個方向的針對性修行。

  有鑑於此,泰坦二上的裝備和訓練場地就出現了明顯的缺額。

  在經過技術軍士的綜合評估後,加爾文已經按照技術軍士的工作成果向泰坦母星上發出調令。

  大批的裝備與物資正在有序的經由第二修會的戰艦向泰坦二號上運輸。

  但這還僅僅是開始,刨除物資的需求以外,軍團建設的真正難題在於戰略和戰術定位的轉變。

  新生軍團的編制和具體的戰鬥框架必須在保持原有的特種作戰職能下,向著大兵團正面推進的方向轉移。

  裝甲車輛的成建制使用和與泰坦軍團、廷達羅斯軍團的聯合作戰,乃至與軌道上方海軍艦隊的配合,都是新生軍團所欠缺的能力。

  這些軍種間的合作與跨單位的聯合指揮,在戰團內的指揮層面都是一片空白。

  好在加爾文有諸多“自己”可以依仗。

  這些只存留於大遠征時代才有機會積累的經驗是如此珍貴,它們運行的“門檻”是如此昂貴,讓現今的帝國再無力復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