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體育那些事 作品

第22章 “我的眼睛就是尺!”“濛主”再度霸屏

  不僅如此,每一個場上選手,無論國內國外,每一個人的經歷、參加過哪些比賽、有哪些成績……按她的話說,“手拿把掐”。

  她的功課做得太充分了,甚至“跨科”點評“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她可能是唯一一個敢說“武大靖比羽生結弦帥”而沒被噴的人。

  賽後,王濛在接受採訪中說道:“知道我為什麼‘出圈’嗎?我的判斷來自於我的專業;我的情緒來自於我對短道速滑的熱愛;還有呢,我在家看比賽就是這個樣子滴!”

  簡簡單單幾句話,卻道出了體育賽事解說非常重要的要素:專業、情緒感染力,一句“我在家看比賽就是這個樣子滴”,道出了自己的風格所在。

  這是隻屬於王濛的喜感,不加修飾,沒有套路,“喜劇人”王濛是野蠻生長的。

  “打小就淘,一眼看不住就沒影了”。在她老家七臺河,她父親最樂意乾的事,就是帶著各路記者參觀女兒小時候“上房揭瓦”的各種“案發現場”。

  當上運動員後,她的趣事就更多了。2006年都靈冬奧會,拿下首枚金牌的王濛沒等聽見自己名字就跳上領獎臺,“光顧高興了,旁邊倆人上去那麼長時間了,我就想,咋還沒到我?”

  這一躍,是年少成名的意氣風發——“濛時代”來了。當然,段子也來了。“有我在的比賽,別人只要爭第二就行了!”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m決賽,王濛五秒甩開所有對手,“她甚至可以調整一下護目鏡”。還有那次的“背手滑行,‘遛彎’反超……”

  12年後,王濛在抖音裡,用東北話解說自己當年這一經典的一幕“大爺遛彎”。此前,她還參加了不少冰雪綜藝節目,因為實在太搞笑,頻頻上熱搜。

  Bj冬奧會,王濛有備而來。當野蠻生長的喜感進化到網感,她完成了“金牌王”到“流量王”的角色轉換。

  Bj冬奧會期間,在一條“王濛格局打開了”的熱搜裡,網友被她讓出教練職位那件事“破防”了。

  黃健翔說:“你這格局可以啊,自己當主教練的時候請來了他們(國外教練),等於位置讓給他們了”。

  王濛平淡回應:“一是對項目的熱愛,二是備戰冬奧會,需要所有的精英來到我們國家”。火山文學

  王濛理性了,因為她經歷過冷暖。人們也是最近才知道,王濛在做一個面向運動員招募的體育機構,為退役運動員提供再就業。

  “你看不見這種無名之輩,他們也是運動員,從事項目十年之久。他們也要面臨進入社會再就業,我做的就是退役運動員的事,這是我的願景和使命”。這段話迅速被刷屏。

  就像當年她成立公司,也是因為想到“運動員太多,拿名次的太多,未來發展,包括工作分配,不能什麼都指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