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東征倭國

  鄧宏剛上表請戰,御史大夫陳廬卻站了出來微微咋舌道:“下官沒記錯的話,太尉今年已經五十有七了吧?”

  陳廬這意思很明顯,你鄧宏都馬上踏入花甲之年,糟老頭子一個了,能活幾年還不一定,幹嘛非要閒事兒多去折騰呢。

  對此,鄧宏卻是眼睛直視著他,一臉平淡的說道:“御史大夫記性不錯,不過你記住一句話,一旦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敵之責,我縱使年過花甲又如何,為使大唐的百姓免遭戰火,縱然是肝腦塗地我也在所不惜。”

  “好,太尉講的好啊!”

  鄧宏一番慷慨激昂的報國演講,頓時激勵了那些一心想要忠君衛國的文武大臣,就連李治也聽得動了容。

  陳廬尷尬不已,無奈低下頭不再言語。

  “太尉真是人老心未老啊,大唐之社稷,若是皆能如太尉這般,我大唐何愁不會國富民強。”書包閣

  李治聽完鄧宏的一席話,想要建功立業、成就帝王偉業的雄心也被點燃。

  “傳朕旨意,倭國和百濟不以大唐為尊,屢次挑起戰火,犯我藩國,即日起,朕拜太尉鄧宏為平倭道行軍大總管,節制陝州以東大軍十五萬,揮師伐倭,以尊先帝之遺召,成我大唐之偉業。”

  聖旨下達,鄧宏立即鄭重地上前,接旨行禮。

  “臣鄧宏接聖旨,臣在聖駕之下發下宏誓,此次定當馬踏敵營、蕩平倭國,不勝敵軍、誓不還朝。”

  鄧宏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發下誓言,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幾十年了,從貞觀初年開始謀劃,可惜的是,貞觀一朝,大唐的軍隊止步於平壤,直至太宗駕崩前,仍未能跨海東征。

  如今,這漫長的等待終於要迎來最後的曙光,好在李治並未反對出兵,從這方面來看,他還是有著帝王的雄心的。

  聖旨已經下達,那些反對出兵的官員再有不滿,也只能睜眼看著,閉口不言。

  接下來,在大軍離開長安之前,鄧宏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