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186章 我那麼精緻一個國公府呢?





等李景隆走進棚子裡面,只見李弘壁正蹲在地上,細細打量著什麼東西,雙手還沾滿了泥土。




“吾兒,你這是在幹什麼啊?”




李弘壁也沒抬頭,甚至目光都沒移動過。




“回來了?”




“爹你下一道命令,這溫室大棚,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




“除了你我父子二人與老全叔外,還有那五個從莊園裡面調過來的老農,其餘人嚴禁入內,否則家法處置!”




“要是外人進了這棚子,國公府護衛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打斷腿送到鄉下種地去!”




此話一出,李景隆頓時就驚了。




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老全叔也是滿臉駭然之色。




他從未見過小公爺如此鄭重的樣子。




李景隆也順勢蹲了下來,映入眼簾的只是幾根小嫩苗,也不算是什麼稀奇的寶貝,鄉野田地裡面一抓一大把。




“兒吶,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李弘壁抬頭看了一眼,決定如實相告。




畢竟他還要忙著國子監的事情,不可能時時刻刻地待在這國公府。




所以守護紅薯苗的重任,就只有交給李景隆……算了,這老紈絝不禍害它就行了。




還是交給老全叔看著,才能夠讓人放心。




“爹,老全叔,你們知道南方水稻畝產量多少嗎?”




這個問題,很有深度,至少對李景隆而言是如此。




他一個錦衣玉食的老紈絝,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哪裡去關注過這些東西。




但老管家李全卻不一樣,他負責管理曹國公府名下的田產,所以對農事還算了解。




“小公爺,因南北氣候差異不同,所以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一個青壯的男人,耕種一畝地,最多能得麥兩百多斤,也就是一兩石左右。”




“南方的水稻產量則高一些,可高的也有限,尋常水稻產量平均下來,大概畝產兩百來斤,也就是兩石左右。”




“而江南地區,由於河流眾多、水位較高,而且土壤肥沃,適於水稻生長,因此水稻的畝產量相對較高,一般在三百斤到四百斤之間,也就是三石到四石左右!”




在大明,一石差不多是一百二十斤。




李弘壁聽到這個數字,並不覺得意外。




放在後世,水稻產量輕輕鬆鬆就可以達到一千斤以上。




可這裡畢竟是大明,生產技術落後,遠遠無法與後世相比。




這就是大明百姓南北的主糧,北方小麥畝產一兩石,南方水稻畝產三四石。




所以粗略計算下來,北方一戶人家倘若想要維持溫飽的話,若是不耕種三五十畝地,這一戶幾口人,怕是都難以果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