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玥 作品

第397章 我大宋自有國情在此

  自己好像真的有點想當然了!

  炸藥包演示的順利,以及官家的重賞,讓自己連升四級成了正四品之後,自己有些飄飄然了!

  竟然說了些不該說的話!

  若只是這樣演示,說是展示這震天雷的威力,那自然是啥事沒有!

  明眼人也能夠看到其中的妙處和用法,知道這震天雷在野戰的時候對付敵人,尤其是衝擊自己隊伍的騎兵,有奇效!

  千不該萬不該,郝仁不該在飄飄然之間,志得意滿的向官家建言,說是野戰禦敵只要按照他這種方法,絕對所向披靡!

  這可是犯了大忌諱!

  經過王德用這麼若有若無的一提醒,郝仁聽到了一個關鍵詞,才恍然大悟!

  奶奶的,自己太飄飄然了,忘記了這是我大宋了!

  我大宋自有國情在此!

  陣圖,沒錯,就是王德用口裡的陣圖!

  在古代,打仗要排陣,要講究、演習陣法。所謂陣法就是野戰的戰鬥隊形和宿營的防禦部署。把隊形、部署用符號標識,製成作戰方案,叫作陣圖。

  從歷史記錄的文獻來看,從春秋時期的鄭莊公用魚麗陣和周王作戰,到清代的太平軍的百鳥陣,無論對外對內,無論是野戰,或防禦,都要有陣法。

  沒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幾千人幾萬人一哄而上,是不成體統,打不了仗的。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諸葛亮的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詩句,一直為後人所傳誦。

  但這畢竟只是歷史上隻言片語的舉例,真正的行軍佈陣,雖自有章法,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因地制宜的做出改變!

  否則一味的墨守成規死記硬背兵書戰陣,那隻能是遭受失敗的苦果。

  那紙上談兵的趙括和失街亭的馬謖差不多都是這種情況。

  之所以流傳下來,就是這教訓足夠深刻,需要後人警醒,也是因為,這樣的事情畢竟充滿了戲劇性,是極少數情況。

  但是,從公元976年到1085年左右,這一百一十年中,北宋歷朝的統治者特別重視陣圖。無論是在這時期以前或以後,關於陣圖的討論、研究、演習、運用,對前線指揮官的控制,和陣圖在戰爭中的作用,都比不上這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