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系統竟然嫌棄我是處男 作品

第347章 敢於直諫范仲淹

  內容很簡單,你趙禎私下裡在後宮怎麼對著劉娥行禮都不為過,畢竟那是你名義上的母親。

  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尤其是百官面前,你官家的威嚴不能丟,跟著百官一起向太后行禮,不成體統,不合禮法!

  這一奏疏自然惹得劉娥大怒!

  她命人將范仲淹的奏章直接交給宰相們,意思是看看你們用的是什麼人,這人說的是什麼話,想看看宰相們如何處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范仲淹!

  這使得當時任資政殿學士、兵部侍郎的晏殊大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責備他為何如此輕狂,難道不怕連累舉主嗎?

  晏殊也不知道是氣昏了頭還是振有此意,竟然說“爾豈憂國之人哉?眾或議爾以非忠非直,但好奇邀名而已。”

  這就有點誅心之語了,說范仲淹憂國是假,邀名是真!

  晏殊對范仲淹有舉薦之功,雖然他這話鴻碩的難聽,完全是因為怕連累到自己,

  但是范仲淹還是耐心的給他解釋了一下!

  甚至怕解釋不明白,更連夜奮筆疾書寫下《上資政晏侍郎書》,坦陳自己所作所為的原因!

  其中有一句,“信聖人之書,師古人之行,上誠於君,下誠於民”,明言自己:“事君有犯無隱,有諫無訕,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

  郝仁當時看書時對此記憶頗深,結合後來范仲淹的親身經歷,這句若是對君王有利寧可捨棄性命的話還是很有說服力與感染力的。

  而且范仲淹在舉薦人晏殊面前也不是一味的忍讓求全,不惜得罪人的說了一些話。

  “我正為受了您的薦舉,才常怕不能盡職,讓您替我難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議論而得罪了您。”一席話,說得晏殊無言答對。

  你以為這就完了?

  剛直的范仲淹回到家又寫了一封奏章,這次直接遞給了太后劉娥。

  這封周奏章的名字叫《乞太后還政奏》那意思自然是簡單明瞭,毫不諱言說仁宗“春秋已盛”,請太后“卷收大權,還上真主”

  差點沒把劉娥氣瘋。最後還是趙禎,不知道是幫劉娥拉仇恨,故意貶黜范仲淹,引起百官對劉娥的不滿,還是真孝順,親自處理了范仲淹為母后出口氣。

  總之,范仲淹的如此作為,自然沒什麼好下場,被趙禎親自下令,貶出京城,任河中府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