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末燕紫霞 作品

第338章 洪門歲末!萬壽無極祭五莊(5k大章)

  因此這種【蛟脂】又被成為液體黃金。

  “聽說你小時候,還弄死過他們家崽子?”李末笑了。

  天下世家盤踞一方,恍若國中諸侯,傳承千年不止,勢力龐大,盤根錯節,就連朝廷對之都極為謹慎。

  鎮南王坐鎮東南,與東海王氏的交集作對,明裡暗裡倒是少不了博弈爭鬥。

  “晦氣!”

  紀師白了一眼,對陣銅爐內的炭火狠狠啐了一口。

  當年,就因為這件事,他被送到了京城,離家背景……

  為此,紀師對於東海王氏很是厭惡。

  “我聽說王家有兩個崽子死在了萬解山……”

  突然,紀師話鋒一轉,看向李李末。

  “有一個是你殺的?”

  “這……”

  “殺得好。”紀師一拍大腿。

  當年,他年歲還小,被王家一幫崽子圍攻,最後逼不得已,拿起棋盤砸死了其中一人。

  那些圍攻他的小崽子裡,就有王家那三兄弟。

  “你消息到底靈通。”李末淡淡道。

  “你可得小心點……這三個崽子,一胎三胞……你殺得是老大,最是沒用。”紀師提醒道。

  “老二王見山倒是有點本事,可惜也死了。”

  “唯獨漏了老三這個禍害。”

  紀師的眼睛微微凝起,閃過一抹冰冷之色:“王宇樓……他是三兄弟裡面天賦最高,也是最陰毒的那位……”

  “王宇樓!?”李末咀嚼著這個名字。

  “你可小心了……此人如今也在玄天館,你們早晚都會照面。”

  “我聽說王家跟十七皇子走得很近?”

  李末聽陳平平提起過,因為袁長卿和無量劍種的死,王家三兄弟方才如今,算是充當十七皇子身邊的助力。

  誰能想到剛剛進京就死了兩個。

  “你消息也很靈通,天下世家明裡暗裡都會跟皇子有些往來,東海王氏與老十七關係最為緊密。”

  說到此處,紀師放下了手中的“湯婆子”,湊到了李末跟前。

  “我聽人說,老十七修煉了一門邪門功夫,能夠改形易骨,充作他人,如今也在玄天館內。”

  李末聞言,卻是沉默不語。

  這個傳言他也聽過,十七皇子換了身份,也在玄天館內效力。

  至於到底誰才是他,卻是無人得知。

  “你知道他是誰嗎?”

  “不清楚……誰都有可能,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可能是年輕人,也可能是老人……”

  紀師搖了搖頭:“總之誰都有可能。”

  “我爹說,諸皇子之中,老十七雖然最為年幼,不過卻極有福緣。”

  “為什麼?”

  “因為他很小的時候便進過【八景宮】,見過那位【玄天道種】……”

  話到此處,紀師微微一頓:“所以你在玄天館當差,還是小心點……”

  “王宇樓成了老十七的心腹,保不齊哪天就給你使絆子。”

  “怎麼?他們兄弟感情很好嗎?”

  “那倒不是……可誰讓你殺得是王家的人?”紀師淡淡道:“就算王家死了一條狗都要有人為此陪命,更何況是人?”

  說著話,紀師緩緩站起身來,走到了書案前。

  “當然,你也不用怕……他們真敢動你,我就新賬舊賬一起算。”

  “嘿嘿,我就怕他們不動我。”李末冷笑道。

  “哈哈哈,你個臭不要臉的。”

  紀師大笑,取出筆墨,攤開了一桃花箋。

  “聽說你爹進京了?”李末話鋒一轉,突然問道。

  “嗯,進京已經一個月了,宮裡居然遲遲沒有召見,當真稀奇。”

  紀師剛剛拿起筆,想起此事,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按照慣例,鎮南王進京乃是宮中大事,乾帝會在第一時間召見,如今已有月餘,宮裡居然遲遲沒有旨意,著實有些反常。

  “有機會我介紹給你認識認識……算起來我們家老爺子已經整整十八年沒有來京城來。”紀師嘆道。

  據他所知,鎮南王上一次在京,還是十八年前,京城大火,從此之後,這位一方雄主便再也沒有離開過東南重鎮半步。

  “也好。”李末點了點頭,對於這位傳聞中大乾唯一的異姓王,他也是頗為好奇。

  “年底清閒,左右沒什麼事情,你可以隨時叫我。”

  “清閒?”

  紀師笑了:“你進玄天館這麼久,難道不知道歲末的時候就屬你們洪門最忙嗎?”

  “嗯!?這是為何?”李末愣了。

  “歲末了,各個衙門一年的成績也得亮亮相了……這可關乎到明年的財政用度……”紀師咧嘴輕笑。

  “你知不知道……你們洪門每年要燒掉朝廷多少銀子?”

  “外面那樣的名聲,如果歲末再不做出點成績……洪門能屹立這麼多年都不倒?”

  “你是說……”李末若有所動。

  “你們洪門手裡可是攥著厚厚一沓名單,就等著每年歲末的時候宰肥羊……”

  話音落下,李末不由露出恍然之色。

  這樣的手法竟是如此的似曾相識,就如同許多花錢買愛情的場子一樣,平日的繁榮便是為了年底的收割,年底的收割就是為了積極向上的輝煌政績。

  養著你們不是為了讓你逍遙法外,而是讓你們夠資格成為我的登天石。

  “正義會遲到,永遠不會缺席啊。”李末不由感嘆。

  “洪門跟歸墟打了這麼多年交道……你不會真以為這只是個油水衙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