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四十五章 如閃電般歸來

  “這套制度從目前看,運轉的還不錯,日本人也能接受。王保保去世之後,依然維持到了現在。”

  “這簡直是完美的制度。”博爾詹稱讚道:“貴族議會協商決定事務,叫做‘共和’;抽籤選拔,叫做‘民主’。這二者,都是古典時代就有的、經過了長期實踐的成熟制度。而元朝軍隊和軍事統治者的存在,則扮演了僭主的角色。”

  “這幾個制度,缺點和優勢都非常明顯,而且很多時候是彼此互斥的,古代希臘人已經深有體會了。而現在,他們能把‘民主’、‘共和’、‘僭主’三個方式融會起來,這一定是個偉大的政治理論家的創造。”

  郭康覺得他吹的有些太誇張了,不過博爾詹似乎和這個時代很多學者一樣,有一套奇怪的理論,而且對遙遠的東方,也總是有些不切實際的想象。當然這一點大家其實都差不多,他也不好說人傢什麼……

  “政體什麼的我們之後再說。”他打斷博爾詹的高談闊論:“總之,這些就是我之前收集到的關於那邊的資料了。”

  “這些應該是幾十年前的了。”王大喇嘛說道:“趙亮,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新動向吧。”

  “這些年,徵東行省本身的轄地,確實是沒有多大變化的。”趙亮回答:“我們那邊民間,習慣叫高麗行省,因為這個行省一直控制著日本三島和高麗國故地。”

  “行省下設三路:原東寧府與雙城總管府一線,稱為北高麗路,治所在王氏高麗舊都開城,實際管事的是當地豪族李氏;半島南部,被稱為三韓故地,那邊是行省官員直接負責,叫南高麗路;另外還有日本三島,就是用郭將軍剛才所說的方式管理,叫東高麗路。”

  “行省省會一開始就在高麗開城,後來遷往日本京都。日本的形勢穩定之後,又遷往九州太宰府,應該是為了方便協調三路的事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