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二十二章 契丹人(下)

  桑賈爾一生打拼出來的家底和威望,也在此損失殆盡。此後,他甚至被一些部落綁架,成了傀儡。

  塞爾柱王朝再次瓦解,西遼則成了實際意義上的霸主。連哈里發被突厥人欺負了,都要跑去找他們調停。

  後繼的“幕府蘇丹”,由花拉子模接替。然而,這可能是最虛弱的一屆蘇丹。在稱霸天方教世界的同時,他們還在給西遼朝貢,長期依賴西遼的軍事力量。

  花拉子模打不過阿富汗的古爾王朝,於是西遼出兵攻入阿富汗,幫他擊潰古爾軍隊;花拉子模也沒打過波斯地區的塞爾柱殘餘,同樣是求西遼出兵,幫他擺平的。結果,就這樣,靠著朝貢和求人代打,成功“上洛”巴格達。

  唯一幸運的是,西遼沒有和突厥部落一樣,選擇“新思維”。他們依然十分傳統地盯著東方,天天想著打回老家,而對於進巴格達抓哈里發不感興趣,沒有造成更讓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三觀破碎的衝擊。

  耶律大石的事蹟傳到歐洲,被當做了神話人物。十字軍裡都在傳言,說東方出了個祭司王,實力極其強大,會幫助大家幹掉異教徒。這個神話被人們廣泛相信了幾百年,一直到近代都有影響。

  郭康自己,其實也沾了耶律大石的光。

  在蒙古、西域和中亞,人們實際上是分不清漢人和契丹人的。比如蒙古人的語言裡,就沒有單獨的詞彙,來形容他們的區別。元朝、明朝的官方譯書,也寫的很明白:蒙古語的契丹,寫作漢語的漢,讀作契丹。這就是同一個詞。

  而更遠的地方,在波斯、阿拉伯和東羅馬的世界觀裡,則形成了“桃花石”的概念,認為從中亞兩河地區開始,向東方,全都是“桃花石”之地。中亞的喀喇汗王朝,都認為自己是桃花石的一部分——他們認為,中亞到西域是“下桃花石”,遼國是“中桃花石”,宋是“上桃花石”。

  這個詞的來源不太清楚,範圍倒是很明顯,就是唐朝曾經的領地。

  對於這個時代,遷徙海外的人來說,唐朝是個早已消失,卻又無處不在的概念。而遼和西遼,又把唐朝的影響發揚光大,最後,形成了郭康如今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