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十七章 北衙諸衛


  皇宮大殿內,一場會議即將開始。

  郭康坐在自家的位子上,和旁邊的李玄英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大殿盡頭,是大汗的寶座,不過那裡現在空無一人。旁邊的執政官位子上,義父正百無聊賴地乾坐著。

  執政官是個簡化了的羅馬官職,大概相當於諸相之首。當然,它和東羅馬的制度,還是有頗多不同的。

  東羅馬有一套十分複雜的官職體系,而且在長達千餘年的使用過程中,不斷有舊的官職發生改變,新的官職又不斷衍生出來,分割或是取代舊官職的功能。這些新的、舊的、實的、虛的,混在一起,不止對於歐洲人來說過於難懂,連郭康都覺得讓人頭大。

  在後期,東羅馬的官職已經分化出了純粹是榮譽性質的散官,和有實際職權的職官兩部分,二者採用不同的授予方式和不同的體系。每一個官職下,又有男性的、宦官的、女性的三種分類。各種類別之多,讓人感慨大秦國有類大宋。不是對於官制非常瞭解的人,很難直接搞清楚,到底是誰在做什麼。

  義父的希臘文榮譽頭銜,大概應該叫“上級權貴”。權貴這個詞在拉丁語裡,原本是“奧古斯都”,是帝國元首的稱號。但早在科穆寧王朝時代,就已經下放給貴族官僚們了。

  連威尼斯總督和羅姆蘇丹,都被贈予過這個稱號。只能說一筆寫不出兩個羅,八分之三羅馬和突厥羅馬,一樣是羅馬的奧古斯都。

  所以,現在紫帳汗國滿世界亂髮羅馬皇帝,可以說是繼承了優良傳統,當地希臘人都習以為常了。

  當然,奧古斯都之所以是奧古斯都,是因為當年只有一個、最多兩個奧古斯都。當奧古斯都多了,奧古斯都也就不是奧古斯都了。

  由於不斷擴散,原本的頭銜不斷貶值,希臘人就開始給這些頭銜加前綴。比如“上級權貴”,就是這麼產生的。紫帳汗國確立制度的時候,直接把它搬過來,對譯成“上柱國”。

  當然,希臘人疊的遠不止這些。在權貴頭銜獲得者中,為首的人,被稱為“首席權貴”。後來可能覺得這個還不夠突出,後來又出現了“高於全體權貴的首席權貴”,乃至“高於全體權貴的首席上級權貴”之類的稱呼。

  他們頭銜的複雜程度,多到紫帳都用不完。至今,擺賽汗以下,也只有上柱國這一級還在使用。

  這幾個月,大汗與幾位柱國,都在西北前線,向匈牙利腹地進軍,配合法國在西方的攻勢。還有幾位,也照常去各地,進行一年一度的遴選新兵工作。負責留守的郭氏,是首都目前唯一的上柱國,因此,重要會議,都得由他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