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入聯軍被辱,反手認祖歸宗 作品

第140章 陳宮現身

  曹操就不同了,本來就在當地有不小的勢力,四周也無戰事,壓力不大。

  若是他投奔過去,頂多算是錦上添花。

  其待遇便不是袁紹能比的,這也是他選擇袁譚的原因。

  “曹操此人艱險狡詐,當前袁公與董曜開戰,他必然不會坐以待斃,我等不可堅守,需主動出擊。”

  一直以來未有露面的陳宮,此時出現在了袁譚身邊。

  他先前與曹操分道揚鑣,對其為人非常厭惡。

  一路漂泊,想過投奔河內的王匡,結果王匡被射殺。

  後來去徐州,陶謙也轉瞬即逝。

  直到他來到開陽,遇到了臧霸。

  兩人一拍即合,投奔了青州的袁譚。

  袁譚佔據青州,鄰居便是兗州,徐州。

  對於曹操這個鄰居,早就十分的不順眼。

  何況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身為袁紹的長子,日後想要繼承父業,必然要創立功勳。

  現在他已經察覺到父親偏愛兄弟袁尚,即使無法繼承父業,他也得親手打出自己的地盤來。

  真到了繼承人之爭的時候,他手中也有一定的本錢。

  青州作為後方根基之一,就是為了單防曹操的存在。

  現在曹操不來找他,他還想去找曹操呢。

  “公臺先生認為誰可為將?”

  袁譚覺得主動出擊可行,遂問向陳宮。

  “宣高可為將,自北海往南進攻琅琊。”

  “陳某料定曹操會從泰山以北進軍,高覽將軍可先在那裡埋伏。”

  陳宮指著地圖,甚至將曹操的進軍路線給點了出來。

  北海距離琅琊最近,防守也最為充足。

  曹操想要圖青州,不可能一上來便發動猛攻。

  濟南國,齊國兩地當為曹操的主要猛攻對象。

  能在那裡的必經之路埋伏成功,可對曹操造成一定的打擊。

  “好,本公子便坐鎮北海。”

  袁譚對於自己的能力有認知,這陳宮的確有些能耐。

  而他聽了之後自己又分析了一通,覺得此事可行。

  既如此,便聽陳宮的。

  不久後,曹操從兗州泰山出兵,目標正是濟南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