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澈元始天尊 作品

第七百零四章 性善論!性惡論!

  祂的證道契機將至,混元大羅領域的門正在向祂敞開,祂並不想節外生枝。

  與鯤鵬分離,李澈繼續在地仙界浪。

  祂見證了真武大帝的崛起,親眼目睹了這位九天蕩魔祖師掃蕩北俱蘆洲,殺得群妖群魔膽寒的超絕風采;

  在無盡星空遇到了看似平安和藹,實則殺伐果斷的李長庚;

  於西牛賀洲見證了釋迦牟尼入主須彌山;

  於九州大地看到過仲尼率領門下弟子周遊列國;

  也認識了鬼谷子,墨翟,許行,鄒衍,扁鵲,田駢,列禦寇,楊朱等應時代氣運而生的人族英傑。

  這個時代,不愧是漫漫歷史長河中尤為耀眼的一顆明珠,即使諸子修為不及自己,也讓李澈獲益匪淺。

  思想與思想的碰撞,衍生出的智慧之光,已超越了修為的桎梏,即使李澈修為高深,穩穩立足於諸天巔峰之列,也不由為諸子的智慧感到驚歎。

  曾經,祂常常為自己不能生在太古時代感到惋惜。

  若生在洪荒太古時代,搏一個先天神聖的跟腳,哪怕走正常修行路,祂也有把握達到不遜色於現在的成就。

  同理,若諸子生在洪荒未崩毀前的任何一個時代,祂們都將綻放出無與倫比的光彩,未必會遜色於紫霄宮諸神。

  但現在.地仙界說大,其實也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能提供給諸子的成長空間極為有限,若想要達到李澈這般高度,還需走出地仙界,去開拓諸天。

  而這,也是日後諸天大開拓時代出現的起因。

  與百家諸子相識,相互談論思想道理,李澈甚為愉悅,唯獨有一人,讓李澈差點氣得不顧強者風度,將其暴揍一頓。

  彼時,齊國,稷下學宮,儒家大賢孟子登臺講學,先是談到了儒家仁義禮智信那一套,後又談及人性善惡之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為驗證自己的性善論,孟子用了一大堆辭藻解釋,贏得百家學子滿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