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六百零九章:斯軍

  之後,泰山軍拿下雁門關,迅速殺入漢人的盆地區,這些休屠各胡就知道不好了。

  因為按照過往漢人的傳統,這個時候一定會徵發他們匈奴人。但休屠各部已經被泰山軍的戰力嚇到了,之前發生的一個事,更增添了他們的“恐泰症”。

  那就是實力崛起為地區小霸的拓跋部就不聲不響的被泰山軍給滅了。你讓他們怎麼敢去招惹泰山軍。

  而果不其然,很快幷州那邊傳書護匈奴中郎將請發援兵的消息傳開了。

  這下子休屠各胡坐不住了。他們開始鼓譟串聯不少部落,開始反對出兵。

  其實南匈奴王庭下的各部對於漢室,尤其是護匈奴中郎將幕府的矛盾是很深的。

  這事說來也是他們的冤案了。

  大概十年前,新單于屠特若屍逐隨中郎將臧旻出雁門擊鮮卑檀石槐,之後大敗而回,單于也死在了那年。

  之後他的兒子呼徵就單于,但是第二年其人因為與中郎將張修不和,竟然被張修擅自殺了。

  這下子可就冤了。要知道別說是一個大單于了,就是一個千石的縣令,都沒有擅自殺的。再加上,呼徵的父親還是為了漢室而死的,父親為了漢室流血賣命,最後兒子還被殺了。

  你說這冤不冤?

  所以漢室當時也意識到問題大了,趕緊檻車押張修回朝,處死抵罪。

  但匈奴人的這仇,這屈辱就這樣埋下了。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這個單于羌渠不是匈奴人推舉出來的,而是當年張修殺了呼徵後扶立的。

  甚至在呼徵死後,漢人也沒有按照過往的傳統,確定新單于的合法身份。

  南匈奴作為漢室的藩屬,老單于死,新單于立,都需要中郎將將兵赴吊,祭以酒米,分兵衛護之。

  然後由上使璽書鎮慰新單于,拜授璽綬,遺冠幘,絳單衣三襲,童子佩刀、緄帶各一,再賜繒四千匹,令賞賜諸王、骨都侯以下。

  可以說,這一套流程下來,單于才得到漢室和匈奴各部的認可。

  但現在這個羌渠卻沒有走這套流程,所以他雖然為單于,但不少部落是不認的。

  休屠各胡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串聯各部。如匈奴四貴種中,呼衍氏,蘭氏,須卜氏、丘林氏皆反對出兵。

  這四部都是常年與單于通婚的後族,在匈奴內部的威望很深。

  所以當這些人一齊反對出兵的時候,壓力給到了單于羌渠的頭上。而羌渠扛不住這個,將壓力給到了王柔。

  此時的王柔就在頭疼這件事。

  王柔實際上也非常想救援太原,不說皇帝都手詔他去救了,就是個人原因他也要救太原。

  他自己就是太原郡人,他的族人、桑梓都在那裡,他怎能坐觀?

  但他又明白,現在南匈奴人群情洶湧也不是假的,這個時候如果硬逼著這些人出兵,一場大亂就在眼前。

  為了這個,王柔可是愁壞了,原先他是晏然若神仙人的儒將,現在卻面色黧黑,鬚髮斑白,臉上肉眼可見的憔悴。

  他現在的想法是,如果匈奴人真的不調動不了,他就只能動用幕府的三千騎兵了,這是將幕府上下將、吏、士、僕從、附庸一併算起來的。

  但這點兵力根本解決不了困局,之前度遼將軍蓋勳不也是帶了三千騎走,然後呢?現在已經死在了雁門關下了。

  王柔不想這麼死,他少時就有大志,總角之年就和自己的弟弟王澤一道去拜訪同郡的大名士郭泰,郭泰言自己日後會官運亨通,會青雲直上,一帆風順。

  所以和王允一樣,他也是受郭泰的提攜而有了名聲。但他和王允又不同,那就是他家世比王允好,在王允要作為排頭去硬碰宦官集團的時候,他王柔已經順利孝廉為郎了。

  之後他為郎三年,外放三年,回朝侍中三年,之後在他三十五歲那年,他受命為北疆九原太守。

  此後多年,其人戎馬生涯,衣染征塵,手裡的血越來越厚,官也越做越大,其人的氣度也世故圓滑。

  可以說,每個接觸過王柔的人都會感嘆,王叔優此人,遇事不驕不躁,深謀遠慮,為公器宰輔之才。

  也正是其文武才幹如此,他在北疆這些人很是籠絡了一批猛將為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