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三百七十章:突圍

  也是在這一背景下,郭典帶著中軍主力七千,並之前潰退下來的殘兵兩千一同出營,與壁外的泰山軍決一死戰。

  因為郭典也發現了,原先密佈在四野的敵軍突騎這會都沒了影子。

  郭典不確定是不是因為他的援兵來了。但他有一點很確定,那就是現在敵軍的軍力與他勢均力敵,而且也沒了最具威脅的騎兵。

  如果此戰有生路的話,那就是現在了。

  郭典是河北一眾郡長中最知兵的,不然也不會在歷史能平定河北黃巾。所以一旦看到這個機會,郭典非常果斷的就行動了。

  當郭典全軍出擊的時候,泰山軍這邊還有點嚇一跳。

  一開始他們還鬧不明白為何敵軍像被捅了馬蜂窩一樣,全軍傾巢而出。但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必然是戰場上騎軍的消失讓他們覺得有機可乘。

  此時負責邯鄲戰事的是于禁。

  這一從泰山山寮子弟一路血火中成長起來的將領,早已經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統帥。

  當見到鉅鹿軍傾巢而出,于禁果斷下令中護軍各營進入原先的漢軍四面壁壘,先做階段性防守。

  這時候,戰事彷彿和昨日顛倒了過來。原先攻壁的泰山軍,這會成了守壁者,也是滿戲劇的。

  但這四處壁壘在防禦上並沒有昨日那麼好。一方面是經過昨日的破壞,另一方面就是此四壁主要是向外側防禦,而是向內側防禦的。

  比如壕溝之流就是購置在外側的,內側一面並沒有多少防禦設施。

  所以泰山軍進入這四壁壘,也就是聊勝於無了。

  很快,戰事的烈度就迅速升級。

  一方是想要抓住這個窗口期突圍,一方是知道敵人就趁著這口氣。所以誰也不讓。

  原先的濛濛細雨,越下越大,已經成了傾盆大雨。

  戰場上一片灰濛濛,誰也分不清敵我。有些蒙了頭的,等撞到一起才發現是敵軍,然後又是一場殘酷的血殺。

  這時候雙方的攻勢也不得不暫停了。

  大雨下得快也停得快,只半個時辰後,天邊就已經是一片藍。

  彩虹也在陽光的照耀下,顯示世界的多彩。

  但在邯鄲城外的兩軍來看,整個世界都是黑白的。

  剛躲完雨的郭典,在天一晴的時候,就重新整頓了士伍,準備佈置新一輪攻擊序列。

  但這時候,他發現泰山軍也出動了。

  一面書著“於”字旗,一面書著“董”字旗。那是敵軍在此戰的兩部統帥的帥旗。

  他們也在邯鄲的四壁外佈下了陣勢,準備迎擊漢軍。

  泰山軍的此舉,頗讓郭典憂心。

  因為大雨之前,這泰山軍還沒有這軍陣,而現在卻出現這麼齊整的軍陣,那事實就只有一個,就是他們竟然是在大雨中冒雨排列的。

  這讓郭典對敵軍的組織度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要知道,剛剛那場暴雨,他部下個營頭幾乎不能維持住編制,而對面既然還能組陣。

  念此,郭典心事重重。

  也是因此顧慮,郭典決定將自己的核心部眾,也就是兩千帳下黑衣甲兵作為先鋒,力爭在最短時間打開突圍通道。

  郭典的這番舉動,讓他邊上的魏收直皺眉頭。

  魏收自兵敗投降郭典之後,又親自殺了數千河北黃巾交了投名狀。此人就一直被郭典帶在身邊,多為其諮詢黃巾賊的情報。

  而魏收也知道自己已經自絕於黃巾,所以一門心思輔助郭典。這一次南下,郭典也將魏收帶在了身邊,就是想多問其泰山軍軍情。

  但魏收對泰山軍的瞭解也並不比郭典多多少,所以這段時間其人的話語權在郭典這裡弱了不少。

  但即便如此,看郭典出這昏招,魏收還是不禁勸道:

  “明公,這兩千黑衣甲兵是你最精銳的部眾,一旦虛擲這裡,後面恐有禍患呀!”

  魏收就是從河北黃巾的勾心鬥角中磨礪出來的,如何不知道此時一個喪失武裝的郡守別說威權了,就是命也保不住。

  而魏收的榮辱又深紮在郭典身上,所以無論何利益,他都要勸一勸。

  魏收的話提醒了郭典,也覺得剛剛的命令有點冒失了。

  但就在他準備更改命令,馬邊的又一個文士,也就是田豐,卻站出來對魏收怒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