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三百一十五章:射聲

  青州黃巾是好漢,但他們也是人。就在剛剛,很多袍澤還和他們有說有笑,但敵人一輪箭下,直接慘死在他們面前。

  這誰不慌?誰不想退到對面的射程外?

  但也就在多數黃巾軍還在猶疑的時候,對面第二輪箭失已經射了過來。

  對面的射聲士都是漢軍小武士之家,皆是有家資的。

  因為一般家庭也供養不出一名黃弩士。只有粟蔬肉不缺,才能有那樣的氣力拉動大黃弩。

  也正是因為射聲士都來自小武士之家,很多人就有一些自己的惡趣味。比如,有些人就喜歡在箭失上刻自己名字,有些喜歡在箭失上掛骨笛。

  尤其是後者,在射出去後,在穿破空氣的時候,會發出一陣陣惡鬼般的嘶嚎聲,能極大的打擊敵軍的士氣。

  此時,這些掛著骨笛的箭失就發出厲鬼般的嘶鳴,它們像一場鐵色的暴雨砸在了士氣衰落的平原黃巾頭上,瞬間又是一陣綻放的血花。

  箭雨覆蓋中,大部分平原黃巾都已經憑著本能蜷縮在地。但仍然有很多黃巾兵這會呆若木雞的立在戰場上,看著那連綿的箭雨,那是他們人生見到的最後一幕。

  漢軍這邊,三千魏郡兵墊著腳,引頸眺望著傳說中的北軍射聲士在那虐殺青州黃巾,他們舉著兵刃,高呼喝彩。

  他們恨死這些黃巾軍了。

  正是因為他們,這些魏郡兵才有家不能回。當然,這罪魁禍首還是那些泰山賊,但作為同一方的青州黃巾,難道就沒有罪嗎?

  也不怪這三千魏郡兵們仇恨,他們早早就被邯鄲方面告知,他們在家鄉的田土宅屋都已經被泰山賊給收繳了。

  有些魏郡卒說自己沒地也沒宅,泰山賊收不到他們。

  邯鄲方面就嘲笑他們,你們家裡的族人妻子不是財產?現在也被人家泰山賊給收繳了。總之,就是要讓這些魏郡卒明白,泰山賊是所有有產者的敵人。

  這種灌輸,魏郡卒能不恨泰山賊和黃巾賊入骨?

  現在,在友軍箭失的支援下,三千魏郡卒披上鐵甲,在陣前響亮的軍鼓號角中,排成了整齊的大陣,向殘破的平原黃巾前陣壓來。

  漢軍射聲士的射擊大致持續了十輪,整整萬餘隻箭失撒在了平原黃巾的大陣上,哀聲一片。

  實際上,漢軍的這些射聲士還能射。這些武家子弟,從小就打熬拉弓,無數個晝夜練習就為了戰場這麼一刻。

  他們平均發失都能到一百次,大黃弩費力,但也能到到五十次。至於一些更厲害的頂尖射士,能一場戰爭發失千支。當然,用的弓也是弱很多。

  雖然能打五十輪,漢軍儲備的箭失量也足夠,但射聲士們仍然發了十輪就停了。

  因為,他們這千人射聲士是這場戰爭決定性的力量。但他們也只能打五十輪,之後手臂就要流血,喪失戰鬥力。

  所以,如何應用這五十輪的射擊,就是盧植要調度的。

  十輪覆蓋性射擊後,張饒的前陣已然崩潰。

  張饒的八千人大陣,只前陣就有三千人。但這三千人,多數是沒有甲胃的,在萬餘隻箭失下,死傷慘重。剩下的也喪了膽,拋棄了陣地和兵刃,向著後方狂奔。

  但好在他們還有理智,並沒有衝撞後面的濟南黃巾的大陣。

  看著家鄉子弟慘死在面前,張饒痛不欲生,但他不敢動,因為對面的漢軍刀楯卒壓上來了。

  壓上來的,自然就是三千魏郡刀楯卒。

  他們在“魏”字大旗下,精悍的向著陣型崩潰的張饒部撞了上來。

  這三千魏郡卒的戰力是非常強的,是原魏郡太守張則一手訓練出來的精銳。

  張則揀選郡中良家子,以他在涼州的戰法訓練成軍。也正是靠著這三千虎賁,鄴城當日才能頂住十餘萬河北黃巾的勐烈進攻。

  要不是當日盧植錯判了形勢,將這三千精卒調往了邯鄲,使得鄴城空虛。咱們那沖天大將軍想拿下鄴城,也沒那麼容易的。

  此時,三千虎賁,左楯右刀,直接撞入了混亂的張饒部。

  張饒大陣已經不成列,雙方直接就陷入了混戰。

  一般來說,青州黃巾一直是單人武勇見長的。按理說,這樣的混戰青州黃巾是不怕的。

  但可惜,他們是單人混戰,但人家魏郡卒卻是亂中有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