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三章:戰歿

  “這幽州突騎到底是乾的什麼?這些賊騎都攔不住?真當我不敢斬一二綬帶嗎?”

  盧植雷霆之怒,車內的幕僚皆勸,其中沮授就道:

  “明公暫息雷霆之怒。這些賊騎翻不了什麼浪,現在各陣陸續合攏,已經開始壓縮敵騎的空間。再加上屯騎、越騎也已趕到,很快就能將之絞殺。”

  盧植嘆了口氣,頗有點後悔:

  “我應該將距離再拉開一點,到底是離著太近了。”

  實際上,在場人都知道,不走近一點,對面也不會能被漢軍釣出來呀。

  “罷了,既然此戰難免,那就戰吧。這裡千里凍土,也合該是這些蛾賊的葬身之所。”

  於是,盧植努氣,下令:

  “令魏郡兵、趙國兵、常山國兵佈陣於右翼,在敵步軍追上時,先行截擊。令幽州突騎消滅此地賊騎,配合三郡國兵對賊步軍進攻。令射聲校尉第五儁佈置在中軍,命步兵校尉韋端領西北材官兩千,佈置在魏郡兵左側,一同構築陣地。”

  得此軍令,車外馬上就有七名扈兵接令去傳信了。

  ……

  青州黃巾的騎軍總數大致在一千六百人左右,都是過去縱橫青州地區的馬賊,本就是驍勇不畏死。

  此時他們大部分已經脫離隊伍,三三兩兩相熟的一起,開始襲擾漢軍的後方。這也是他們的強項。

  騎軍對攻並非他們所長。

  但仍然有一隻人數大概在五百騎左右的騎部正追隨著祭孫繼續衝擊。他們都來自濟南,是祭孫以北軍戰法編練成的,也是青州黃巾中唯一一支能衝陣的騎軍團。

  此時,在與公孫瓚的白馬騎部的第一輪撞擊中,青州黃巾騎也落馬了數十人。但他們也衝過了白馬騎部的封鎖。

  騎軍戰法,唯兩事。

  一為速度,二就是勇氣。

  此時青州黃巾的速度和勇氣就已經到了絕巔,在殺透了公孫瓚的騎軍後,他們直接就向著後面的宗員殺來。

  宗員還立在他的華蓋下,遠望前方萬馬奔騰,勇士揮戈奮勇,內心搖曳。

  而這時候,突然看到一賊軍向著自己殺來,其殺氣沖天,連天上的雲層都為之一破。

  宗員下意識就要兜馬避讓。

  但他突然就看到後面眾軍吏的眼神,那是何樣的鄙夷。

  宗員直接羞的整個脖子都紅了,其羞惱下直接揮著馬鞭,怒吼:

  “撞過去,讓他們看看誰是好漢!”

  好漢?

  宗員身後的吏士們一陣不屑,但他們也早就要衝鋒了,就等宗員這話。

  於是,剩下的三百幽州突騎中軍部開始提起馬速,準備攔截這夥漏網之魚。

  ……

  祭孫的甲衣上滿是鮮血,手中的馬矟也已經是斷了三根。

  此時他手上僅剩下一把環首刀,在呼嘯的馬速下,在敵人的喉嚨上綻放出朵朵的血瓣。

  祭孫已經沒有了多餘的思考,手中的環首刀,決定刀下人的生死,也決定著他們這五百騎的生路。

  他高吼一聲:

  “徐和、張饒二部到哪裡了?”

  祭孫邊上的騎將是濟南大豪張泰,一直護在祭孫左右。

  此刻聽到祭孫問,他單腳踩在馬鐙上,人立而起引頸回望。

  初人聲鼎沸,遠又綽綽不清,張泰還看不太清楚。

  但很快,一片黃色,不,是洶湧的黃潮漫入眼簾。那是天地間無數的黃衣黃旗,那是呼喊著天下大吉的山呼海嘯。

  張泰激動落淚,對祭孫道:

  “渠帥,他們來了,就在後面。”

  祭孫哈哈大笑,又殺一人,然後以刀指著不遠處一將,豪邁道:

  “斬了那僚,咱們就回陣。”

  說完,祭孫敏銳的閃過對面射來的箭失。

  發失者,正是對面那漢將。

  張泰等人聽得祭孫令,嗷嗷大呼,大叫:

  “斬殺此僚。”

  說完,祭孫就先帶著五十多騎,直直向著那漢將殺去。

  ……

  呼聲震天,廝殺漫野中,大漢北中郎將盧植頂盔摜甲,穿戴齊整下了牛車。

  他感受了下北風的呼嘯,不禁將身上的大氅又裹了裹緊。

  邊上沮授見機,立馬給盧植又批了件罩衣,但被盧植拒絕了。

  盧植對扈將鮮于銀問道:

  “戰事如何了?”

  鮮于銀剛剛匯合了各營的軍報,立馬回道:

  “戰事大有進展。敵湧入我方隊列中大致千人,各營匯斬獲已有四百多級,餘部皆潰,但也在被我越騎銜尾追殺,相信很快就能被殲滅。”

  見盧植還在聽,鮮于銀就開始說一點稍微不好的:

  “但賊有一部,大致五百人上下,現在還在奮戰。不過副帥宗員已經來報,敵已被圍,滅殲就在反掌。”

  “還有就是,敵人的步軍已經追上了,粗粗一看,便有四萬。”

  這時候,盧植眼睛一瞪,罵道:

  “你哪學的官腔官氣,最重要的就最早說,搞得清輕重嗎?”

  然後直接問道:

  “敵軍據此多遠,什麼佈陣,接戰了嗎?”

  鮮于銀被這一教訓,再不敢用他哥教的什麼為官術來湖弄盧植,直接回道:

  “賊已經與後軍接上,據此大概在二里不到。但兩軍都沒發動總攻,是以還是小規模衝突。”

  盧植頷首,轉首就點一個扈兵,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