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二百八十二章:鄴城

  至於五,那就是他這裡的鄴城了,凡從山東而起者,無不以此為都,有河北饒富,幽燕大馬,又背靠高原,定都於此,居高臨下,有建瓴之勢。

  只是這鄴城雖是好地,但他張則知道自家事。他一個漢中人如何有威望據此名都呢?到時候天下大亂,恐怕他也要迎一位漢室宗室據此了。就是不知道,誰又是這鄴城之主了。

  就在張則這邊遐想時,城南處漳水外,突然騷動一片。

  這時候城南尉帶著數人飛奔過來,他一來就稟告:

  “府君,城外漳水外突然來了無計其數的舟船,正一路向著我們而來。”

  張則大驚,他怎麼也想不通這是哪裡來的?但顧不得多想,張則帶著扈兵飛奔到城南牆,在那裡他看清了。

  這是不計其數的小舟,他們在一艘巨舟的率領下,從漳水上游順流而下,再看那巨舟的上的杏黃大纛,左寫替天行道,右寫弔民罰罪。

  不用想,這定然就是賊中巨寇泰山賊了。

  但不是說泰山賊被河內那邊的人堵在汴水上了嗎?他們怎麼就飛渡到這裡了呢?

  是啊,泰山軍是怎麼到這裡的呢?從九月末到十月二十日,這二十天,泰山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關羽作為全軍前鋒拿下大河口的廣武城後,其部直接率舟師上了大河,隨後很快就遭遇了小部河內大河舟師的攔截。

  但張衝軍中有水戰的行家,他就是原先混跡大河的水寇羅綱。其人帶著三十艘漕船順水而下將河內兵撞得稀爛,一舉打開了南下通道。

  然後,泰山軍兵並沒有在河內上岸,而是繼續順著大河南下。最後在魏郡的黎陽,泰山軍分了兵。

  其中關羽部繼續架大船帶著原先隨軍的滎陽民南下到濮陽,然後在那裡修整,繼續擴展河濟地區的根據地。

  張衝還任命關羽為河濟地區的總帥,領濮陽地、河濟地倆處,並使持節。原先河濟地的奚慎、黑夫、王罕都受其節制。

  從中也看出張衝對關羽到底有多信任了。

  要知道外軍駐屯在外時,一般都會授予節杖。但這節杖和節杖的權限是不同的,其中大概可分兩類。一類是假節,這也是最常規的,就是說假節大將可以在戰時不用向張衝通報,有權直接斬殺違令吏士。但這也僅限在戰時,在平時的時候,你還是要通報後才能殺人的。

  但是呢?第二類權限是使持節,也就是張衝授予關羽的,這權限就嚇人了。它是允許不經請示,有權專殺自己管轄範圍內的任何二千石以下吏士。

  要知道,刑罰之權盡在上。而現在張衝授予關羽使持節,換句話說,張衝是將大河以南的全部根據地交給關羽,全由他定奪。此可謂古之帥臣從未有之待遇。

  在將歷戰最久的關羽部輪換回河濟後,張衝大軍就在黎陽上岸。

  黎陽本來是漢室控遏東方的一處兵站,著名的黎陽兵就是駐防於此。但可惜此前,盧植因為歷次大戰兵力損失嚴重,早就將黎陽兵抽調到作戰序列了。

  所以,此時泰山軍上岸,根本沒有任何阻攔。

  最後在河北上岸的,一共有泰山軍的中護軍四千人,突騎四千,右校尉部兩千、後校尉兩千,汝潁黃巾兩千,合計一萬四千人。

  其中兩千的汝潁黃巾都是被再次減汰剩下的勇銳。可以說,滎陽一戰,泰山軍在事實上吞併了汝潁黃巾。原先近萬人的汝潁黃巾只選出兩千,可以說是優中選優。

  這兩千汝潁黃巾也正式換裝上甲,在編制上被命為泰山軍前軍校尉部,校尉董訪。

  沒錯,董訪被再次起復了。

  大軍上岸後,就直奔鄴城而去,那裡是張衝選定的河北的據點。這並不意外,張則能看出鄴城的優越,他張衝又怎會看不出呢?而且此時鄴城處在河北漢軍背後,襲擊這裡還不會遭遇漢軍劇烈抵抗。

  十月十八日,泰山軍趕到漳水邊,襲擊了一處津渡,並攔截上游下來的所有舟船。將能徵調的舟船都徵完後,泰山軍步師上船,突騎騎行在沿岸趕路,終於在二十日這一天出現在魏郡太守張則一干人等的眼裡。

  作為此戰先鋒的是泰山軍的後軍校尉丁盛。

  此刻他意氣風發的站在一葉小舟上,對眾人大吼:

  “弟兄們,讓這些鄴城北傖看看我們後校尉部的厲害,殺!”

  漳水上,密密麻麻的葉舟,皆高吼:

  “殺!”

  蕭殺之氣直逼南城上的張則。

  此刻張則額頭見汗,他也是宿將了,之前還以一城獨抗整個河北黃巾,讓對方在鄴城下撞得頭破血流。所以,按理他不應該慌的。

  但可惜,就在前日,張則剛遵從了北中郎將盧植的軍令,將三千鄴城兵送上了邯鄲那邊,此時鄴城只有兵丁三百,都是他的扈兵,連這面城牆都站不滿。

  更可怕的是,此刻這三百兵還分散在城內各處。這泰山軍從水路順流而下,速度太快,張則根本就沒來得及收攏兵力呢。

  這還沒完,就在前面舟船密佈,鋪滿漳水的時候。左岸上又起一波煙塵,風聲雷動之間,少說有數千的騎軍軍團正高速移動,很顯然他們正打算從城東過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