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膠東

  兩人還要再繼續深聊,那邊郡丞諸葛珪就出來了,二人默契不談,換了個話題和諸葛珪一起攀談。

  這個諸葛珪是個有意思的人,奉高城陷都半年了,還做的是漢庭的官。

  當日城破,他被泰山軍的一個什將獻俘給張衝,然後張衝才知道此人的籍貫是琅琊,還姓諸葛,張衝心裡就一驚,然後就旁敲側擊了幾下,問了他們琅琊諸葛家有哪些人。雖然沒聽到什麼熟悉的,但張衝差不多確定這人應該是諸葛亮的族叔一類。

  之後張衝又從一些奉高百姓的口中得知,這諸葛珪確實是個好官,官聲不錯,所以也就沒難為此人,只把他單獨看押了起來。

  後來張衝請蔡邕做太守,蔡邕當時提的一個條件就是他要諸葛珪這人,張衝同意了。

  本來就是蔡邕再是名士,想讓諸葛珪從賊都是萬萬不可能的,但是蔡邕說自己只是一介酸腐,從來沒有過牧民經歷,肯定是治不好奉高老百姓的。到時候民治不好,那幫賊寇多半就回竭澤而漁,將百姓視為犬馬消耗掉,所以你諸葛珪出來,非是為賊寇治理百姓,而是在為奉高百姓謀生路啊。

  是啊,他諸葛珪哪是為漢庭、為賊寇治民,而是為民治民啊。遂答應做了郡丞,還招收了一批流落的郡吏,依舊以漢庭的印綬來處理郡務。

  當然,諸葛珪這種身在泰山營,心在漢庭的事情,自然招惹了泰山軍中諸多非議,尤其是將名分大義看得最重的法家士趙達最為反對,他指出像諸葛珪這種真節義之輩比胡母班這種朝三暮四的,更來得威脅,建議要將此人明正典刑。

  當時胡母班幸虧不在,不然氣得估計又要吐血。

  但張衝將這些非議都給壓下來了,對他而言,先不提是給誰當官,能為他解決問題的,就都能用。

  而且從諸葛珪這樣的舉動來看,此人是個心中有民,心中有忠的人。如果能將此人吸納入幕,那對漢庭一系的打擊就是巨大的。誰都會想,連如此忠君愛國之人都從了賊,那這漢室是不是真的氣數已盡。

  至於此人會不會改換門庭,張衝認為可能性非常大。這倒不是他覺得諸葛珪是那種沽名釣譽之輩,而是這事從來不看他怎麼樣,而是看漢庭那邊能不能容他。他說自己沒投敵就沒投?人漢庭會信?

  當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力盡被俘,也是矢志不渝要做漢臣,但最後呢?孝武皇帝不還是隻聽此人降了,就誅殺了他的家人?最後李陵不投也得投了。

  所以啊,張衝不急,等等看,他相信漢庭會助他收得此人的。至於萬一不成,那他張衝也沒損失,這諸葛珪不還是在為他治民呢嘛。

  今日,是蔡邕拉著胡母班來諸葛珪這裡的,除了閒聊,增進感情,最重要的是蔡邕還是想聽聽諸葛珪的建議。

  就在上午,渠魁張衝將泰山軍各曹長及軍幕僚都召集到了他的府衙上,包括蔡邕,他們就是討論了一件事: